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糖料作物论文--芦粟(糖高粱)论文

甜高粱杂交群体的遗传模式分析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初步定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甜高粱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及QTL定位第12-26页
    1. 甜高粱及其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2. 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第13-16页
        2.1 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的建立第13-14页
        2.2 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法第14-15页
        2.3 SEA分离分析软件包第15-16页
    3.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第16-19页
        3.1 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标记第17页
        3.2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第17-18页
        3.3 基于分子杂交及PCR的分子标记(Microarray或Chip)第18-19页
    4. 高粱高分辨率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9-21页
        4.1 遗传图谱及作图群体第19-20页
        4.2 高粱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0-21页
        4.3 SSR标记在高粱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第21页
    5. 常用QTL作图与定位软件及QTL定位方法第21-24页
        5.1 常用QTL作图与定位软件第21-23页
        5.2 QTL定位方法第23-24页
    6. 立题依据及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甜高粱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第26-70页
    1. 引言第26-27页
    2.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第27-28页
    3. 实验方法第28-29页
        3.1 杂交群体的构建和数量性状测定第28页
        3.2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第28-2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9-65页
        4.1 BT×623A-上甜晚杂交群体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分析第29-42页
        4.2 BT×623A-S184杂交群体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分析第42-53页
        4.3 石28A-S184杂交群体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分析第53-57页
        4.4 石28A-S148杂交群体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分析第57-65页
    5. 讨论第65-70页
第三章 甜高粱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三种性状(锤度、直径、节数)QTL的初步定位第70-86页
    1. 引言第70-71页
    2. 实验材料第71-73页
        2.1 植物材料与培养条件第71页
        2.2 主要溶液第71-73页
    3. 实验方法第73-74页
        3.1 高粱性状测定第73页
        3.2 植物组织中DNA提取第73页
        3.3 杂交群体SSR分析第73-7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74-81页
        4.1 石28A×S148杂交F2群体代性状统计第74页
        4.2 多态性引物筛选第74页
        4.3 SSR分析实验第74-75页
        4.4 遗传图谱构建第75-77页
        4.5 甜高粱相关性状(节数、直径和锤度)的QTL定位第77-81页
    5. 讨论第81-86页
总结第86-88页
附录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5页
附件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收益管理中定价模型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郁氏书画题跋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