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粉质黏土的蠕变特性及蠕变模型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9页 |
1.2.1 土的蠕变特性 | 第11-13页 |
1.2.2 土的蠕变特性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重塑粉质黏土蠕变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 第21-46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及方案 | 第22-27页 |
2.2.1 土样及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 第22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3 试验研究方案 | 第23-24页 |
2.2.4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3 各向等压固结蠕变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第27-38页 |
2.3.1 全过程变形曲线分析 | 第27-32页 |
2.3.2 主次固结阶段的划分 | 第32-36页 |
2.3.3 次固结特性分析 | 第36-38页 |
2.4 三轴剪切蠕变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第38-43页 |
2.4.1 全过程变形曲线分析 | 第38-41页 |
2.4.2 主次固结阶段的划分 | 第41-42页 |
2.4.3 次固结特性分析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3章 室内三轴蠕变试验的离散元细观数值模拟研究 | 第46-70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离散元法基本理论 | 第46-53页 |
3.2.1 基本思想 | 第46-47页 |
3.2.2 基本原理 | 第47-49页 |
3.2.3 颗粒流细观接触本构模型选取 | 第49-52页 |
3.2.4 PFC~(2D)中细观参数的计量 | 第52-53页 |
3.2.5 离散元数值模拟的一般程序 | 第53页 |
3.3 PFC~(2D)数值试验细观参数的反演 | 第53-55页 |
3.4 等向压缩蠕变试验的离散元细观数值研究 | 第55-62页 |
3.4.1 等向压缩蠕变试验数值模拟方法及方案 | 第55-56页 |
3.4.2 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3.4.3 试样的细观结构演化分析 | 第59-62页 |
3.5 剪切蠕变试验的离散元细观数值模拟研究 | 第62-67页 |
3.5.1 三轴剪切蠕变试验数值模拟方法及方案 | 第62-63页 |
3.5.2 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3.5.3 试样的细观结构演化分析 | 第65-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4章 重塑粉质黏土的蠕变模型研究 | 第70-92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现有蠕变模型 | 第70-76页 |
4.2.1 几种常见拟合函数 | 第70-72页 |
4.2.2 Singh-Micthell蠕变模型 | 第72-73页 |
4.2.3 Mesri蠕变模型 | 第73-74页 |
4.2.4 元件模型 | 第74-75页 |
4.2.5 非线性对数蠕变模型 | 第75页 |
4.2.6 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75-76页 |
4.3 本文的双曲线函数蠕变模型 | 第76-90页 |
4.3.1 模型的建立 | 第76页 |
4.3.2 等压固结蠕变双曲线经验模型的参数分析 | 第76-83页 |
4.3.3 三轴剪切蠕变双曲线经验模型的参数分析 | 第83-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6页 |
5.1 结论 | 第92-95页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简介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