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模拟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7页
    1.3 存在的问题及趋势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1-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2.1.1 自然概况第22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2-23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3-25页
        2.2.1 数据来源第23页
        2.2.2 数据处理第23-25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5-32页
    3.1 建设用地密度指数第25页
    3.2 城市扩张强度指数第25-26页
    3.3 圈层缓冲带分析法第26页
    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26-27页
    3.5 CA-Markov模型第27-32页
        3.5.1 元胞自动机(CA)模型第27-28页
        3.5.2 马尔科夫模型第28-30页
        3.5.3 CA-Markov模型第30页
        3.5.4 Kappa系数第30-32页
第四章 西安市建设用地时空动态变化第32-44页
    4.1 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分析第32-36页
    4.2 建设用地密度指数分析第36-39页
    4.3 基于圈层的建设密度变化分析第39-42页
    4.4 基于圈层的城市扩张指数分析第42-44页
第五章 西安市建设用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第44-54页
    5.1 驱动因素分析第44-49页
        5.1.1 地形地貌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4-45页
        5.1.2 湿地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5页
        5.1.3 交通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5-46页
        5.1.4 经济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6页
        5.1.5 人口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6-47页
        5.1.6 城中村改建政策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7-48页
        5.1.7 教育产业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8-49页
        5.1.8 历史文化遗迹对建设用地的影响第49页
    5.2 驱动因素定量分析第49-54页
        5.2.1 城市扩张指数与单因子之间的关系第50-52页
        5.2.2 城市扩张指数与多因子的回归分析第52-54页
第六章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建设用地动态模拟第54-72页
    6.1 利用CA-Markov模拟2015年西安市建设用地第54-66页
        6.1.1 数据转换预处理第54-55页
        6.1.2 基于MCE模型的西安市建设用地转移适宜性评价第55-63页
        6.1.3 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第63-64页
        6.1.4 CA-Markov模拟第64-66页
    6.2 模拟精度验证第66-68页
        6.2.1 模拟面积精度验证第67页
        6.2.2 模拟空间精度验证第67-68页
    6.3 2020、2025年建设用地预测第68-69页
    6.4 1975-2020年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第69-70页
    6.5 1975-2020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分析第70-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研究结论第72-73页
    问题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脂肪酸组分QTL定位与相关候选基因分析
下一篇:胡萝卜种质资源多样性及耐抽薹鉴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