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古代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萌芽 | 第16-23页 |
1.1 古代物理学概念与范畴 | 第16-18页 |
1.1.1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 | 第17-18页 |
1.1.2 阿基米德物理学原理 | 第18页 |
1.2 古代物理学思想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 第18-23页 |
1.2.1 时空观的形成 | 第19-20页 |
1.2.2 朴素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 | 第20-21页 |
1.2.3 社会思想的形成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经典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 | 第23-32页 |
2.1 经典物理学概念与范畴的确立 | 第23-25页 |
2.2 经典物理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 第25-32页 |
2.2.1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确立 | 第25-26页 |
2.2.2 社会科学机械论范式的形成和自然主义的形成 | 第26-27页 |
2.2.3 政治学对物理学分解综合方法的效仿 | 第27-29页 |
2.2.4 经济学对物理学建立模型方法的效仿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现代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 | 第32-42页 |
3.1 现代物理学概念与范畴的建立 | 第32-33页 |
3.1.1 机械论自然观的衰落 | 第33页 |
3.2 现代物理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 第33-42页 |
3.2.1 统一科学思想的建立 | 第34-35页 |
3.2.2 社会物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 第35-37页 |
3.2.3 经济物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 第37-40页 |
3.2.4 政治力学的诞生与发展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0页 |
承诺书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