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内外快递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外波特五力模型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3 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1.1 竞争力定义 | 第18页 |
2.1.2 企业竞争力概念及理论 | 第18-20页 |
2.1.3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2 波特五力模型简介 | 第22-23页 |
2.3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3.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3页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3-24页 |
2.3.3 TOPSIS法 | 第24页 |
2.3.4 数据包络法 | 第24页 |
2.3.5 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快递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 第26-38页 |
3.1 快递业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3.1.1 总体发展态势 | 第26-30页 |
3.1.2 快递业三大市场主体 | 第30页 |
3.1.3 快递业三大细分市场 | 第30-31页 |
3.2 快递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 第31-37页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2页 |
3.2.2 需求方的议价能力 | 第32-33页 |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3-34页 |
3.2.4 同行间的竞争 | 第34-36页 |
3.2.5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 | 第38-58页 |
4.1 快递企业五力模型关键因素识别 | 第38-41页 |
4.2 快递企业灰色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5页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1-42页 |
4.2.2 前提假设 | 第42页 |
4.2.3 快递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4页 |
4.2.4 主要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3 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 | 第45-50页 |
4.3.1 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介绍 | 第45页 |
4.3.2 快递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计算 | 第45-46页 |
4.3.3 构成要素各层面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46-50页 |
4.4 快递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灰色关联度测算 | 第50-55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提升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 第58-62页 |
5.1 提高快递企业自身竞争优势 | 第58-60页 |
5.1.1 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58页 |
5.1.2 以“市场细分、专业化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58-59页 |
5.1.3 以“兼并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59-60页 |
5.2 快递业与各相关主体的战略同盟关系 | 第60-61页 |
5.2.1 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 第60页 |
5.2.2 加强与大型企业集团客户的沟通与合作 | 第60-61页 |
5.2.3 加强快递企业间的合作 | 第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