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嵌入式人脸识别技术在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第12-13页
    1.3 嵌入式系统简介第13-14页
    1.4 门禁系统简介第14-15页
    1.5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人脸识别相关算法原理第17-29页
    2.1 人脸图像预处理第17-20页
        2.1.1 灰度化第17-18页
        2.1.2 直方图均匀化第18-19页
        2.1.3 中值滤波第19-20页
    2.2 基于Haar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第20-24页
        2.2.1 矩形特征与积分图第20-22页
        2.2.2 Adaboost算法第22页
        2.2.3 级联分类器第22-24页
    2.3 基于PCA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4-27页
        2.3.1 K-L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第25-26页
        2.3.2 人脸图像的训练和识别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的实现第29-50页
    3.1 系统硬件平台第29-33页
        3.1.1 ARM处理器介绍第29-30页
        3.1.2 硬件系统第30-32页
        3.1.3 电子锁介绍第32-33页
    3.2 开发环境搭建第33-34页
        3.2.1 交叉编译和交叉编译工具链第33-34页
        3.2.2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第34页
    3.3 Bootloader移植第34-37页
        3.3.1 Bootloader简介第34-35页
        3.3.2 Bootloader的选择第35-36页
        3.3.3 U-boot启动过程第36-37页
        3.3.4 U-boot移植第37页
    3.4 Linux内核裁剪移植第37-38页
        3.4.1 Linux简介第37页
        3.4.2 Linux移植第37-38页
    3.5 根文件系统构建第38-40页
        3.5.1 根文件系统简介第38-39页
        3.5.2 Busybox移植第39-40页
    3.6 嵌入式Linux系统主要设备驱动开发第40-49页
        3.6.1 字符设备驱动框架分析第41页
        3.6.2 V4L2摄像头驱动框架分析第41-44页
        3.6.3 Framebuffer显示器驱动框架分析第44-46页
        3.6.4 触摸屏和按键驱动框架分析第46-47页
        3.6.5 RTC驱动框架分析第47-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第50-69页
    4.1 应用程序需求分析第50-53页
        4.1.1 前台程序设计实现第51-52页
        4.1.2 后台程序设计实现第52-53页
    4.2 Opencv开源视觉库第53-55页
        4.2.1 Opencv介绍第53页
        4.2.2 Opencv2.4.9 移植第53-55页
    4.3 摄像头图像数据采集第55-58页
        4.3.1 V4L2重要数据结构第55-56页
        4.3.2 摄像头采集程序的实现第56-58页
    4.4 人脸检测程序第58-60页
    4.5 人脸训练和识别第60-65页
        4.5.1 人脸训练部分第61-63页
        4.5.2 人脸识别部分第63-65页
    4.6 电子锁控制程序第65页
    4.7 基于FreeType自制GUI第65-68页
    4.8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第69-73页
    5.1 人脸检测部分测试第69-70页
    5.2 人脸识别部分测试第70页
    5.3 功能测试第70-73页
结论第73-75页
    总结第73页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帝陵侧柏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保护技术研究
下一篇:肥料运筹对垄沟集雨种植玉米产量和土壤水分与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