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3-16页 |
1.2.1 古树生理方面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古树修复保护方面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古树健康评价方面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6-20页 |
1.3.1 侧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16-17页 |
1.3.2 古树修复技术研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2.2 侧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21-23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21页 |
2.2.2 内生真菌分离培养 | 第21页 |
2.2.3 DNA提取 | 第21-22页 |
2.2.4 ITS序列PCR扩增 | 第22页 |
2.2.5 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形态学鉴定 | 第22页 |
2.2.6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2.3 古树修复技术研究 | 第23-25页 |
2.3.1 抑菌能力试验 | 第23页 |
2.3.2 抑蒸能力试验 | 第23-24页 |
2.3.3 填充修复示例 | 第24-25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侧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26-43页 |
3.1 不同年龄阶段侧柏鳞叶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26-35页 |
3.1.1 不同年龄阶段侧柏鳞叶内生真菌定殖率、分离率及多样性比较 | 第26-28页 |
3.1.2 不同年龄阶段侧柏内生真菌的组成及优势类群分析 | 第28-32页 |
3.1.3 不同年龄阶段侧柏内生真菌相似性比较 | 第32页 |
3.1.4 小结 | 第32-35页 |
3.2 侧柏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35-43页 |
3.2.1 侧柏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定殖率、分离率及多样性比较 | 第35-37页 |
3.2.2 侧柏不同组织内生真菌的组成及优势类群分析 | 第37-40页 |
3.2.3 不同年龄阶段侧柏内生真菌相似性比较 | 第40-41页 |
3.2.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古树修复技术研究 | 第43-50页 |
4.1 伤口愈合剂的研究 | 第43-47页 |
4.1.1 抑菌能力试验 | 第43-46页 |
4.1.2 密封持水能力试验 | 第46-47页 |
4.2 修复技术示例 | 第47-50页 |
4.2.1 病腐伤损树干填充修复技术示例 | 第47-48页 |
4.2.2 病腐伤损古树的诱导根修复技术示例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