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研究的特色 | 第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0-22页 |
·从过程看政府的职能 | 第20-21页 |
·从内容看政府的职能 | 第21-22页 |
·财政支出理论 | 第22-26页 |
·马克思的财政支出理论 | 第22-23页 |
·古典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 第23-24页 |
·社会政策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 第24-25页 |
·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 第25-26页 |
·教育经济理论 | 第26-27页 |
·教育财政理论 | 第27-30页 |
·教育财政的作用 | 第28页 |
·教育财政的主要职能 | 第28-30页 |
3.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分析 | 第30-56页 |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 第30-39页 |
·沈阳市教育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状况 | 第32-39页 |
·沈阳市城乡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及其问题 | 第39-41页 |
·沈阳市城乡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 第39-40页 |
·主要指标分析 | 第40-41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页 |
·沈阳市各区县财政支出结构及其问题 | 第41-47页 |
·沈阳市各区县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 第41页 |
·主要指标分析 | 第41-46页 |
·存在主要的问题 | 第46-47页 |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层次结构及其问题 | 第47-52页 |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层次结构 | 第47-48页 |
·主要指标分析 | 第48-52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2页 |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内部结构及其问题 | 第52-56页 |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内部结构 | 第52页 |
·主要指标分析 | 第52-54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4-56页 |
4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72页 |
·人口状况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 第56-63页 |
·沈阳市人口状况 | 第56-60页 |
·人口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关系 | 第60-63页 |
·产业结构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 第63-68页 |
·沈阳市产业结构现状 | 第63-64页 |
·产业结构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 第64-68页 |
·城市化发展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 第68-72页 |
·沈阳市城市化现状 | 第68-71页 |
·城市化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 第71-72页 |
5 国内外城市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借鉴 | 第72-76页 |
·三级教育支出比重 | 第72页 |
·教育方面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 | 第72-73页 |
·教育方面支出占城市GDP 的比例 | 第73页 |
·生均教育经费 | 第73-74页 |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 第74-76页 |
6 优化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76-86页 |
·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教育投入 | 第76-78页 |
·要有针对性的调高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 | 第76-78页 |
·完善《沈阳市教育经费投入条例》 | 第78页 |
·财政教育支出的方式要多元化 | 第78-79页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渠道 | 第78-79页 |
·政府财政政策倾斜 | 第79页 |
·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缩小城乡教育支出差距 | 第79-81页 |
·财政教育支出应向边缘农村倾斜 | 第79-80页 |
·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个人和公用经费标准的差距 | 第80-81页 |
·对各阶段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 | 第81-82页 |
·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 第81页 |
·政府要积极履行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 | 第81页 |
·调动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 第81-82页 |
·发展适合农村情况的职业教育 | 第82页 |
·合理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 | 第82页 |
·着力解决沈阳市各区县财政教育支出分配问题 | 第82-83页 |
·政府要平衡教育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 | 第83页 |
·平衡各区县(市直)的学校之间的财政教育支出 | 第83页 |
·优化三级教育支出结构,顺应人口结构的变化 | 第83-84页 |
·适度增加中高等学校财政教育支出中公用经费支出比重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