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3+2]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咯烷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7-20页 |
1.1 前言 | 第7页 |
1.2 有机小分子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咯烷类化合物 | 第7-10页 |
1.3 路易斯酸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咯烷类化合物 | 第10-14页 |
1.4 金属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咯烷化合物 | 第14-19页 |
1.5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钯催化的乙烯基环丙烷与醛亚胺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研究 | 第20-35页 |
2.1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20-21页 |
2.2 底物亚胺的制备 | 第21-22页 |
2.3 消旋体的制备及其分析条件的建立 | 第22-25页 |
2.3.1 消旋体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2 分析条件的建立 | 第23-24页 |
2.3.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5-31页 |
2.4.1 手性膦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3 乙烯基环丙烷上酯基对反应的影响 | 第28页 |
2.4.4 醛亚胺N上保护基团对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5 催化剂的量和温度及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31页 |
2.5 底物扩展 | 第31-33页 |
2.5.1 三甲基苯磺酰亚胺和VCP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 第31-32页 |
2.5.2 邻甲基苯磺酰亚胺和VCP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 第32-33页 |
2.6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33-34页 |
2.7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36-50页 |
4.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6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4.2 醛亚胺的合成步骤: | 第36页 |
4.3 催化剂的制备[23]过程及表征 | 第36-37页 |
4.4 乙烯基环丙烷与醛亚胺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过程 | 第37页 |
4.5 产物的表征 | 第3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部分化合物附图 | 第53-93页 |
致谢 | 第93-96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