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空间中的情节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2-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释 | 第15-20页 |
2.1 南宋之后江南私家园林空间概述 | 第15-17页 |
2.1.1 时间-空间不可分割性 | 第15-16页 |
2.1.2 空间元素的自然性 | 第16页 |
2.1.3 空间边界的多样性 | 第16页 |
2.1.4.空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 第16-17页 |
2.2 空间句法理论 | 第17页 |
2.3 情节与空间情节的内涵 | 第17-20页 |
2.3.1 情节:空间记忆的一种表达方式 | 第17-18页 |
2.3.2 空间情节的内涵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网师园路径体验分析 | 第20-32页 |
3.1 网师园概述 | 第20-22页 |
3.2 网师园中路径设置 | 第22-27页 |
3.2.1 路径 | 第22-27页 |
3.3 路径与景面 | 第27-28页 |
3.3.1 路径与景观面的方位关系 | 第27-28页 |
3.4 路径和视线的关系 | 第28-30页 |
3.5 路径可达性与情节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网师园空间及情节分析 | 第32-68页 |
4.1 隐逸主题的确立 | 第32-33页 |
4.1.1 园林选址 | 第32-33页 |
4.1.2 园主生活情趣 | 第33页 |
4.2 网师园空间分区 | 第33-36页 |
4.2.1 院落与院落的关系 | 第35-36页 |
4.3 “渔隐”故事情节 | 第36-50页 |
4.3.1 “渔隐”故事情节由来 | 第36-38页 |
4.3.2 “渔隐”情节与院落的关系 | 第38-50页 |
4.4 “耕读”故事情节 | 第50-57页 |
4.4.1 耕读情节的由来 | 第50-51页 |
4.4.2 “耕读”情节与院落之间关系 | 第51-57页 |
4.5 “宴乐”故事情节 | 第57-63页 |
4.5.1 “宴乐”情节由来 | 第57页 |
4.5.2 “宴乐”主要情节道具与院落关系 | 第57-63页 |
4.6 空间的围合与情节的转换 | 第63-65页 |
4.7 小结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