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东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17-21页 |
2.1 水系概况 | 第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3 气象气候 | 第18页 |
2.4 土地利用情况 | 第18-19页 |
2.5 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非点源径流场试验 | 第21-53页 |
3.1 非点源径流场选址及建设 | 第21-28页 |
3.2 监测与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3.3 不同地类非点源污染产汇污特征 | 第30-45页 |
3.4 典型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分析 | 第45-48页 |
3.5 非点源污染物浓度与径流量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3.6 初期冲刷现象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3.7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非点源污染物的模拟与分析 | 第53-81页 |
4.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的选择 | 第54-58页 |
4.2 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第58-62页 |
4.3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 第62-80页 |
4.4 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率定及验证 | 第81-91页 |
5.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82-84页 |
5.2 模型的率定及验证 | 第84-89页 |
5.3 模型适用性评价 | 第89-90页 |
5.4 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结论 | 第91-92页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