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Ms8.1级地震民居震害调查与自建RC框架的抗震能力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尼泊尔自建RC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砌体结构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砌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研究总结和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尼泊尔8.1级地震民居震害调查与分析 | 第18-30页 |
2.1 震害调查路线 | 第18页 |
2.2 沿线主要结构 | 第18-21页 |
2.2.1 框架结构 | 第19-20页 |
2.2.2 砌体结构 | 第20-21页 |
2.3 地震直接灾害 | 第21-25页 |
2.3.1 框架结构的震害特征 | 第21-23页 |
2.3.2 砌体结构震害特征 | 第23-25页 |
2.4 地震次生灾害 | 第25-27页 |
2.4.1 山体滑坡 | 第25-26页 |
2.4.2 山体落石 | 第26页 |
2.4.3 泥石流 | 第26-27页 |
2.4.4 堰塞湖 | 第27页 |
2.5 震害统计与分析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0-39页 |
3.1 砌体结构非线性软件的选用 | 第30页 |
3.2 分离式模型和整体式模型 | 第30-31页 |
3.3 材料本构模型 | 第31-34页 |
3.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31-32页 |
3.3.2 钢筋本构模型 | 第32-33页 |
3.3.3 砌体本构模型 | 第33-34页 |
3.4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第34-38页 |
3.4.1 单轴受拉和受压 | 第35-36页 |
3.4.2 单轴循环荷载 | 第36-37页 |
3.4.3 损伤因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尼泊尔自建RC框架抗震能力分析 | 第39-50页 |
4.1 尼泊尔自建RC框架与我国约束砌体的异同 | 第39-40页 |
4.2 用于抗震能力分析的原型结构 | 第40-42页 |
4.2.1 尼泊尔自建RC框架结构 | 第40-41页 |
4.2.2 我国约束砌体结构 | 第41-42页 |
4.3 有限元模型和模态分析 | 第42-44页 |
4.3.1 有限元模型 | 第42-43页 |
4.3.2 模态分析 | 第43-44页 |
4.4 抗震能力对比 | 第44-48页 |
4.4.1 静力推覆分析 | 第44-45页 |
4.4.2 抗侧承载力 | 第45-46页 |
4.4.3 延性系数 | 第46-47页 |
4.4.4 抗震能力指数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工作及相应的结论 | 第50-51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