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的发展历史概述 | 第11页 |
1.2.2 MFC的基本构型与运行机理 | 第11-13页 |
1.2.3 MFC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4 MFC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3 MFC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21页 |
1.3.1 氮磷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18页 |
1.3.2 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8-21页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23-25页 |
2.2 材料的准备 | 第25-26页 |
2.2.1 阴阳两电极的预处理 | 第25页 |
2.2.2 Pt/C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页 |
2.2.3 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造 | 第26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2.4.1 电压数据采集 | 第26页 |
2.4.2 电池内阻 | 第26-27页 |
2.4.3 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 | 第27页 |
2.4.4 水质测定 | 第27页 |
2.4.5 扫描电镜样品处理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单室MFC产电性能与脱氮除磷的研究 | 第29-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3.1.2 MFC的接种与启动 | 第30页 |
3.1.3 实验内容设计 | 第3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3.2.1 MFC运行稳定后的电学性质 | 第30-31页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图的测试结果 | 第31-32页 |
3.2.3 不同氨氮浓度对MFC电化学性质和脱氮除磷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MFC不同运行时间对COD降解以及脱氮除磷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MFC出水曝气时间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改性活性炭对单室MFC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 第37-4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38页 |
4.1.2 MFC接种与启动 | 第38页 |
4.1.3 实验内容设计 | 第38-3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4.2.1 MFC运行稳定后的电学性质 | 第39-43页 |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测试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2.3 MFCs对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不同阴极催化剂的MFC产电性能和废水处理的研究 | 第48-5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5.1.1 实验装置 | 第48-49页 |
5.1.2 MFC接种和启动 | 第49页 |
5.1.3 实验内容设计 | 第49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5.2.1 MFC驯化稳定后的电化学性质 | 第49-50页 |
5.2.2 不同运行时间废水处理的效果 | 第50-52页 |
5.2.3 电极的表面特征与MFC出水色差对比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4-57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