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识字论文

苏教版《语文》教材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调查研究--以昆明市莲华小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术语及符号说明第15-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6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第17-20页
        一、时代的发展呼唤识字教学第18页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阐述第18-19页
        三、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识字教学第19-20页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1-22页
        一、研究的内容第21-2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22页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第22-25页
        一、研究的计划第22-23页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五节 论文框架第25-26页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第26-44页
    第一节 文献收集的途径第26-27页
    第二节 回顾识字教学发展的历程第27-32页
        一、传统集中识字教学第27-29页
        二、近代分散识字教学时期第29-31页
        三、现代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思想相融合时期第31-32页
        四、识字教学发展述评第32页
    第三节 识字教学的现状第32-37页
        一、对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第32-33页
        二、对识字教材的研究第33页
        三、对识字教育讨论活动的研究第33-34页
        四、对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第34-37页
    第四节 对苏教版《语文》教材识字部分编写规律的研究综述第37-42页
    第五节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第44-55页
    第一节 汉字造字的规律第44-47页
    第二节 儿童识字的心理学依据第47-54页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第47-49页
        二、建构主义理论第49页
        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第49-52页
        四、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第52-54页
    第三节 五种理论与小学识字教学的关系第54页
    第四节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55-64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55-56页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对象第5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56-58页
    第四节 研究工具的说明第58-61页
        一、问卷研究设计第58-59页
        二、学生识字能力测试卷研究设计第59-60页
        三、教师访谈研究设计第60-61页
        四、课堂观察研究设计第61页
    第五节 数据的收集第61页
    第六节 数据编码与分析第61-62页
        一、数据的编码第61页
        二、数据的分析第61-62页
    第七节 研究的伦理第62页
    第八节 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昆明市莲华小学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第64-87页
    第一节 学生识字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64-75页
        一、学生识字学习态度的分析第64-69页
        二、学生识字学习方法的分析第69-75页
    第二节 学生识字能力测试卷结果分析第75-84页
        一、两个年级学生测试的总体表现第75-76页
        二、两个年级学生在每道题上的测试结果分析第76-84页
    第三节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第84-86页
        一、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分析第84-85页
        二、识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分析第85页
        三、教师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分析第85-86页
    第四节 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第87-116页
    第一节 莲华小学识字教学的一般模式第87-100页
        一、读字音第87-90页
        二、记笔顺第90-93页
        三、记字形第93-95页
        四、会组词第95-96页
        五、看占格第96-99页
        六、描一描第99-100页
    第二节 以一般模式为特征的教学案例第100-112页
        一、案例呈现第100-110页
        二、教学案例分析第110-112页
    第三节 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些思索第112-115页
    第四节 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建议第116-127页
    第一节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识字问题提出几点教学建议第117-124页
        一、根据遗忘规律理论对字音问题提出教学建议第117页
        二、根据汉字构字规律对字形问题提出教学建议第117-120页
        三、将识字与各种语文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字量大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第120-123页
        四、用调动学生识字热情的方法解决学生笔记中错别字问题第123-124页
    第二节 小学识字教学的原则第124-126页
        一、识字教学需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第124-125页
        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识字教学方式需灵活多变第125-126页
    第四节 小结第126-127页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第127-132页
    第一节 调查的结论第127-129页
        一、小学生在识字态度、识字方法、识字能力方面的表现第127-128页
        二、教师访谈结果第128-129页
    第二节 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建议第129-131页
        一、结合音形义进行识字教学第129-130页
        二、要结合各种语文能力教学识字第130页
        三、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第130-131页
    第三节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1页
    第四节 结束语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附录第135-142页
    附录A 小学生识字态度及方法的调查问卷第135-137页
    附录B 小学生识字能力测试题(一年级部分)第137-139页
    附录C 小学生识字能力测试题(二年级部分)第139-141页
    附录D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调查研究教师访谈提纲第141-1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终身监禁制度在我国的设立与适用--基于人权保障的视角
下一篇:正常胎儿脊柱发育的标本磁共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