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礼法文化哲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天道礼法分析框架 | 第12-14页 |
(一) 体相用论 | 第12-13页 |
(二) 认识论 | 第13-14页 |
二、天道礼法的逻辑证成 | 第14-27页 |
(一) 天道为体 | 第15-19页 |
1、天与天道 | 第15-16页 |
2、天道之特征 | 第16-19页 |
(二) 礼为相,法为用 | 第19-27页 |
1、礼法演变 | 第19-20页 |
2、礼即相 | 第20-21页 |
3、荀子论礼 | 第21-23页 |
4、法为用 | 第23-24页 |
5、礼法观:儒家与法家 | 第24-26页 |
6、天道礼法 | 第26-27页 |
三、天道礼法与自然之法 | 第27-32页 |
(一) 儒家之法与耶教之法 | 第27-30页 |
1、马里旦论自然法 | 第27-29页 |
2、自然法的现代传统 | 第29-30页 |
(二) 天道礼法与自然法的异同 | 第30-32页 |
1、自然法的特质 | 第30-31页 |
2、天道礼法与自然法的比较会通 | 第31-32页 |
三、天道礼法与王道合法性 | 第32-40页 |
(一) 王道政治三重合法性 | 第32-37页 |
1、权力秩序合法化 | 第32-33页 |
2、政道与合法性 | 第33-34页 |
3、王道政治的形态 | 第34-35页 |
4、王道合法性的内涵 | 第35-36页 |
5、王道合法性之推展 | 第36-37页 |
(二) 治道与三院制 | 第37-40页 |
1、治道及体制三院论 | 第37-38页 |
2、三院制之合法性判准 | 第38页 |
3、三院制之批判 | 第38-39页 |
4、社群法治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