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精神损害的基本问题第10-14页
    1.1 精神损害的概念与特征第10-12页
        1.1.1 精神损害的概念第10-11页
        1.1.2 精神损害的特征第11-12页
    1.2 精神损害的程度第12-14页
        1.2.1 轻微精神损害第12-13页
        1.2.2 一般精神损害第13页
        1.2.3 严重精神损害第13-14页
第2章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基本理论第14-20页
    2.1 精神损害赔偿的概述第14-15页
    2.2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法定原则第15-16页
    2.3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主体第16-18页
        2.3.1 自然人第16-17页
        2.3.2 法人与其他组织第17-18页
    2.4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客体第18-20页
        2.4.1 保护客体范围的立法模式第18-19页
        2.4.2 我国法律对保护客体范围的规定第19-20页
第3章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实践案件第20-31页
    3.1 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第20-23页
        3.1.1 人身受到严重意外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0-22页
        3.1.2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2-23页
    3.2 侵害一般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第23-27页
        3.2.1 违约之诉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3-25页
        3.2.2 购物时遭遇强行搜身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5-26页
        3.2.3 强奸犯罪的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6-27页
    3.3 侵害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第27-31页
        3.3.1 侵害死者荣誉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7-28页
        3.3.2 偷窥他人隐私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8-29页
        3.3.3 未经同意利用他人照片进行宣传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9-31页
第4章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比较研究第31-36页
    4.1 大陆法系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第31-33页
    4.2 英美法系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第33-36页
第5章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制度与实践第36-39页
    5.1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立法与司法解释第36-37页
    5.2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审判实践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拓理论对混凝土梁桥可靠性评价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