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纳米流体概述 | 第10-11页 |
1.2 纳米流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一步法现状 | 第11-13页 |
1.2.2 两步法现状 | 第13-14页 |
1.3 纳米流体在重力热管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1.3.1 热管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3.3 重力热管内部传热分析 | 第15-16页 |
1.3.5 纳米流体在重力热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8-21页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纳米流体的稳定机理 | 第21-30页 |
2.1 纳米流体内部的基本作用力 | 第21-23页 |
2.1.1 粒子间的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 第21页 |
2.1.2 粒子间的静电斥力 | 第21-22页 |
2.1.3 布朗力 | 第22页 |
2.1.4 浮升力 | 第22-23页 |
2.1.5 相间阻力 | 第23页 |
2.2 DLVO理论 | 第23-25页 |
2.3 添加剂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页 |
2.4 纳米颗粒和基液物理性质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2.5 纳米流体稳定机理 | 第26-28页 |
2.6 纳米流体稳定性评价手段 | 第28-29页 |
2.6.1 显微镜观察法 | 第28页 |
2.6.2 重力沉降法 | 第28-29页 |
2.6.3 Zeta电位(Zeta potential) 法 | 第29页 |
2.6.4 浊度法 | 第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纳米流体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 第30-42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0-31页 |
3.2 表面张力仪的原理与测量值的修正 | 第31-33页 |
3.2.1 JYW-200B自 动张力仪原理及参数 | 第31-32页 |
3.2.2 表面张力测量值的修正 | 第32页 |
3.2.3 仪器的校验 | 第32-33页 |
3.3 SDS水 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 | 第33-35页 |
3.3.1 临界胶束浓度概述 | 第33页 |
3.3.2 溶液表面张力测量步骤 | 第33-34页 |
3.3.3 准确度验证 | 第34页 |
3.3.4 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3.4 纳米流体样品的制备过程 | 第35-36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3.5.1 超声时间对纳米流体分散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3.5.2 SDS质量浓度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3 AG质量浓度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4 分散剂种类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纳米流体重力热管性能测试实验 | 第42-58页 |
4.1 重力热管的设计与加工 | 第42-43页 |
4.2 实验台搭建与设备选取 | 第43-45页 |
4.3 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 | 第45-46页 |
4.3.1 热电偶的制作 | 第45-46页 |
4.3.2 热电偶的标定 | 第46页 |
4.4 重力热管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6-56页 |
4.4.1 纳米流体重力热管的启动过程 | 第46-49页 |
4.4.2 SDS和AG水溶液热管的启动性能 | 第49-51页 |
4.4.3 加热功率对不同工质重力热管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4 不同工质重力热管的壁温分布 | 第52-54页 |
4.4.5 不同工质重力热管的热阻 | 第54页 |
4.4.6 纳米流体强化热管换热的机理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