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 2. 延迟容忍网络路由算法的概述 | 第16-27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延迟容忍网络相关概念和性能指标 | 第16-20页 |
| 2.2.1 延迟容忍网络概念和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 2.2.2 延迟容忍网络路由性能指标 | 第18页 |
| 2.2.3 延迟容忍网络社会属性概念 | 第18-20页 |
| 2.3 延迟容忍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20-24页 |
| 2.3.1 基于报文副本复制策略 | 第20-21页 |
| 2.3.2 基于概率预测或效用值的策略 | 第21-24页 |
| 2.4 延迟容忍网络实验相关工具 | 第24-25页 |
| 2.4.1 延迟容忍网络仿真工具 | 第24-25页 |
| 2.4.2 节点移动轨迹制作工具OpenJump | 第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基于节点运动状态的延迟容忍网络受控传输路由算法 | 第27-38页 |
| 3.1 相关工作 | 第27-29页 |
| 3.2 基于节点运动状态的路由算法 | 第29-33页 |
| 3.2.1 MSCT中继节点选择算法 | 第29-31页 |
| 3.2.2 节点缓存队列管理算法 | 第31-33页 |
| 3.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基于预期延迟值的扩散转发路由算法 | 第38-56页 |
| 4.1 相关工作 | 第38-39页 |
| 4.1.1 现有延迟容忍网络路由算法分析 | 第38-39页 |
| 4.1.2 报文队列管理算法分析 | 第39页 |
| 4.2 基于预期延迟的等待转发路由算法 | 第39-48页 |
| 4.2.1 多副本分发阶段 | 第41-43页 |
| 4.2.2 单副本转发阶段 | 第43-46页 |
| 4.2.3 算法说明 | 第46-48页 |
| 4.3 内存管理策略 | 第48-49页 |
| 4.4 仿真实验和性能评估 | 第49-54页 |
| 4.4.1 仿真环境设定 | 第49-50页 |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0-5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5. 基于社会属性的延迟容忍网络分簇混合路由算法 | 第56-70页 |
| 5.1 相关工作 | 第56-57页 |
| 5.2 分簇方法 | 第57-62页 |
| 5.2.1 节点中心性相似度计算模型 | 第57-59页 |
| 5.2.2 分簇方法 | 第59-60页 |
| 5.2.3 建立分簇信息 | 第60-62页 |
| 5.3 基于节点社会属性分簇的延迟容忍网络混合路由算法 | 第62-63页 |
| 5.3.1 簇内报文分发 | 第62-63页 |
| 5.3.2 簇间报文数据传递 | 第63页 |
| 5.4 混合路由算法仿真实验及性能评估 | 第63-69页 |
| 5.4.2 仿真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65-6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70-71页 |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