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光学和图像方法的三维重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1.4 全文章节安排 | 第10-13页 |
2 颜色识别 | 第13-29页 |
2.1 模糊数学的概述 | 第13页 |
2.2 模糊数学的数学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2.1 经典集合理论 | 第13-14页 |
2.2.2 模糊集合理论 | 第14页 |
2.2.3 二元关系及运算 | 第14-15页 |
2.3 构造模糊相似矩阵 | 第15-17页 |
2.3.1 数据规格化 | 第15-16页 |
2.3.2 构造相似矩阵的方法 | 第16-17页 |
2.4 颜色空间 | 第17-20页 |
2.4.1 RGB颜色空间 | 第18-19页 |
2.4.2 HSV颜色空间 | 第19-20页 |
2.5 图像连通域处理 | 第20-23页 |
2.5.1 连通域算法简介 | 第20-21页 |
2.5.2 传统的八邻域连通标记算法 | 第21-23页 |
2.5.3 改进的八邻域连通标记算法 | 第23页 |
2.6 算法实例分析与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2.6.1 实例分析 | 第23-25页 |
2.6.2 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2.7 算法对比 | 第26-2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计算物体表面的斜率 | 第29-35页 |
3.1 光的折射定理 | 第29-30页 |
3.2 计算物体表面斜率 | 第30-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重建物体表面形状 | 第35-51页 |
4.1 图像变换 | 第35-38页 |
4.1.1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35-37页 |
4.1.2 离散余弦变换 | 第37-38页 |
4.1.3 离散正弦变换(DST) | 第38页 |
4.2 基于泊松方程求解物体表面 | 第38-44页 |
4.2.1 Dirichlet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4.2.2 Neumann边界条件 | 第40-44页 |
4.3 基于可积分梯度重建物体表面 | 第44-50页 |
4.3.1 梯度数据预处理 | 第45-46页 |
4.3.2 傅里叶级数展开求积分重建表面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算法对比与实验分析 | 第51-69页 |
5.1 从明暗恢复形状的方法 | 第51-60页 |
5.1.1 明暗恢复形状的基本概述 | 第51-52页 |
5.1.2 最小值法 | 第52-54页 |
5.1.3 线性化法 | 第54-57页 |
5.1.4 局部分析法 | 第57-60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7页 |
5.2.1 物体表面形状重建效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5.2.2 与明暗恢复形状的方法重建结果对比 | 第64-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