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图目录 | 第14-19页 |
表目录 | 第19-2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0-21页 |
1 绪论 | 第21-43页 |
1.1 氮氧化物的形成及危害 | 第21-24页 |
1.2 氮氧化物脱除技术概述 | 第24-33页 |
1.2.1 NH_3-SCR法脱硝 | 第24-27页 |
1.2.2 HC-SCR法脱硝 | 第27-29页 |
1.2.3 NO催化直接分解法 | 第29-33页 |
1.3 纳米催化剂形貌控制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 第33-41页 |
1.4 本论文工作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41-4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3-48页 |
2.1 原料试剂 | 第43页 |
2.2 催化剂合成 | 第43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45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3-44页 |
2.3.2 BET比表面积测定 | 第44页 |
2.3.3 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 | 第44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4页 |
2.3.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44-45页 |
2.3.6 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 | 第45页 |
2.3.7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45页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5-48页 |
2.4.1 NH_3-SCR催化活性测试 | 第45-46页 |
2.4.2 NO分解活性测试 | 第46页 |
2.4.3 NO分解稳定性测试 | 第46-47页 |
2.4.4 NO+CO反应稳定性测试 | 第47-48页 |
3 不同形貌Co_3O_4纳米晶体的合成及催化脱硝性能研究 | 第48-69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2.1 Co_3O_4纳米棒及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48-49页 |
3.2.2 Co_3O_4纳米晶体催化NH_3-SCR反应活性评价 | 第49页 |
3.2.3 Co_3O_4纳米晶体催化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 | 第49-50页 |
3.3 Co_3O_4纳米晶体表征与催化活性测试 | 第50-55页 |
3.3.1 Co_3O_4纳米晶体TEM及XRD表征 | 第50-52页 |
3.3.2 Co_3O_4纳米晶体XPS表征 | 第52-54页 |
3.3.3 Co_3O_4纳米晶体催化NH_3-SCR反应性能研究 | 第54-55页 |
3.4 Co_3O_4纳米晶体催化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 | 第55-67页 |
3.4.1 Co_3O_4纳米晶体NH_3-TPD表征 | 第55-56页 |
3.4.2 Co_3O_4纳米晶体NO-TPD表征 | 第56-58页 |
3.4.3 Co_3O_4纳米晶体催化剂NH_3瞬态响应实验 | 第58-60页 |
3.4.4 Co_3O_4纳米晶体H_2部分还原与氧化再生实验 | 第60-67页 |
3.5 小结 | 第67-69页 |
4 锰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低温合成及催化NH_3-SCR反应研究 | 第69-97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4.2.1 锰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 | 第70-71页 |
4.2.2 锰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NH_3-SCR反应活性评价 | 第71页 |
4.3 钴锰氧化物的表征 | 第71-79页 |
4.3.1 锰氧化物及钴锰氧化物TEM及SEM表征 | 第71-73页 |
4.3.2 锰氧化物及钴锰氧化物XRD表征 | 第73页 |
4.3.3 钴氧化物TEM及XRD表征 | 第73-74页 |
4.3.4 钴氧化物、锰氧化物及钴锰氧化物XPS表征 | 第74-78页 |
4.3.5 钴锰氧化物前驱体生长机理分析 | 第78-79页 |
4.4 钴锰氧化物催化NH_3-SCR反应性能研究 | 第79-81页 |
4.5 合成温度对钴锰氧化物结构及催化NH_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4.6 铁锰及镍锰氧化物的表征 | 第84-89页 |
4.6.1 铁锰及镍锰氧化物前驱体数码照片 | 第84-85页 |
4.6.2 铁锰及镍锰氧化物TEM表征 | 第85-86页 |
4.6.3 铁锰及镍锰氧化物XRD表征 | 第86-87页 |
4.6.4 铁氧化物及镍氧化物TEM及XRD表征 | 第87-89页 |
4.7 铁锰及镍锰氧化物的催化NH_3-SCR反应性能研究 | 第89-94页 |
4.8 合成温度对铁锰及镍锰氧化物催化NH_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94-95页 |
4.9 小结 | 第95-97页 |
5 钴基金属氮化物的合成及其分解NO性能研究 | 第97-124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8-99页 |
5.2.1 氮化钴的制备 | 第98-99页 |
5.2.2 氮化钴分解NO活性评价 | 第99页 |
5.3 氮化钻的表征及分解NO活性测试 | 第99-105页 |
5.3.1 XRD及H_2-TPR表征 | 第99-101页 |
5.3.2 TEM表征 | 第101-102页 |
5.3.3 分解NO活性测试 | 第102-105页 |
5.4 低温NH_3等离子体辅助制备氮化钴及其分解NO性能研究 | 第105-116页 |
5.4.1 等离子体辅助Co_3O_4纳米棒氮化合成氮化钴表征 | 第105-108页 |
5.4.2 等离子体辅助Co_3O_4纳米棒氮化合成氮化钴分解NO活性测试 | 第108页 |
5.4.3 等离子体辅助Co_3O_4纳米颗粒氮化合成氮化钴表征 | 第108-111页 |
5.4.4 等离子体辅助Co_3O_4纳米颗粒氮化合成氮化钴分解NO活性测试 | 第111-112页 |
5.4.5 氮化钴分解NO及CO辅助分解NO反应稳定性分析 | 第112-116页 |
5.5 钴锰氧化物的氮化及其分解NO性能研究 | 第116-122页 |
5.5.1 钴锰氧化物的氮化产物表征 | 第116-119页 |
5.5.2 钴锰氧化物的氮化产物分解NO性能研究 | 第119-122页 |
5.6 小结 | 第122-12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6.1 结论 | 第124-125页 |
6.2 创新点 | 第125-126页 |
6.3 展望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