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CRTSⅡ型板式轨道早期温度场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20页
        1.1.1 板式轨道结构的应用现状及其机理分析第13-19页
        1.1.2 板式轨道温度场及其影响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1.2 板式轨道温度场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1.2.1 板式轨道温度场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2.2 板式轨道温度场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3 板式轨道温度翘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1.3.1 板式轨道温度翘曲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2 板式轨道温度翘曲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8页
第2章 早期温度场观测及其特征研究第28-48页
    2.1 早期温度场观测方案第28-30页
        2.1.1 观测工况第28页
        2.1.2 传感器布置第28-30页
        2.1.3 观测仪器第30页
    2.2 早期温度场特征研究第30-42页
        2.2.1 短期观测试验结果分析第30-34页
        2.2.2 长期观测试验结果分析第34-42页
    2.3 早期温度场预估模型第42-46页
        2.3.1 轨道结构任意深度处温度的预估模型第42-45页
        2.3.2 轨道板面最高温度的预估模型第45页
        2.3.3 轨道板最大温度梯度的预估模型第45-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温度翘曲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8-65页
    3.1 建模的基本假定第48页
    3.2 温度翘曲计算有限元模型第48-53页
        3.2.1 纵连前单元轨道板计算模型第49-51页
        3.2.2 纵连后连续轨道板计算模型第51-53页
    3.3 模型基本参数第53-57页
        3.3.1 轨道结构特点第53-55页
        3.3.2 主要计算参数第55-57页
    3.4 边界条件第57-64页
        3.4.1 纵连前各结构层间完全粘结第57-59页
        3.4.2 纵连前轨道板与CA砂浆之间完全不粘结第59-63页
        3.4.3 纵连后连续轨道板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规律第65-92页
    4.1 纵连前的轨道板温度翘曲第65-70页
        4.1.1 正温度梯度作用第65-68页
        4.1.2 负温度梯度作用第68-70页
        4.1.3 正、负温度梯度作用的对比分析第70页
    4.2 纵连后的轨道板温度翘曲第70-75页
        4.2.1 正温度梯度作用第70-73页
        4.2.2 负温度梯度作用第73-75页
        4.2.3 正、负温度梯度作用的对比分析第75页
    4.3 钢轨约束下的轨道板温度翘曲第75-80页
        4.3.1 正温度梯度作用第75-77页
        4.3.2 负温度梯度作用第77-79页
        4.3.3 正、负温度梯度作用的对比分析第79-80页
    4.4 轨道板与CA砂浆完全脱空第80-81页
        4.4.1 正温度梯度作用第80页
        4.4.2 负温度梯度作用第80-81页
        4.4.3 正、负温度梯度作用的对比分析第81页
    4.5 不同工况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第81-84页
        4.5.1 纵连前后的对比分析第81-83页
        4.5.2 不同下部基础时的对比分析第83-84页
    4.6 数值解、理论解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第84-88页
        4.6.1 理论解与数值解的对比分析第84-86页
        4.6.2 实测结果与数值解的对比分析第86-88页
    4.7 温度翘曲变形规律第88-90页
    4.8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5章 CA砂浆性质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92-110页
    5.1 CA砂浆强度试验第92-96页
    5.2 CA砂浆粘结性能试验第96-100页
    5.3 施工初期轨道板温度翘曲作用第100-106页
    5.4 CA砂浆厚度及弹性模量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106-109页
        5.4.1 CA砂浆厚度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106-107页
        5.4.2 CA砂浆弹性模量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107-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6章 施工工艺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110-132页
    6.1 轨道板铺设及CA砂浆灌注工艺流程第110-114页
    6.2 轨道板压紧装置及精调爪拆除时间的选择第114-122页
        6.2.1 不同压紧装置的影响第114-118页
        6.2.2 CA砂浆膨胀率试验第118-121页
        6.2.3 综合对比分析第121-122页
    6.3 封边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122-124页
    6.4 宽接缝混凝土弹性模量对轨道板温度翘曲的影响第124-125页
    6.5 施工现场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25-130页
        6.5.1 施工现场的常见问题第125-127页
        6.5.2 早期离缝的主要原因第127-129页
        6.5.3 建议采取的主要措施第129-130页
    6.6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2-138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132-137页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6页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癌对奥沙利铂耐药性与miR-145关系初探
下一篇:自适应调制技术在OFDM-PON系统动态平衡带宽分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