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9页 |
1.1 大跨度波型钢腹板钢筋混凝土箱梁概述 | 第17-18页 |
1.2 波型钢腹板钢筋混凝土箱梁的优缺点 | 第18-20页 |
1.2.1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的优点 | 第18-19页 |
1.2.2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的缺点 | 第19-20页 |
1.3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4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的研究现状 | 第21-31页 |
1.4.1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4.2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31页 |
1.5 波型钢腹板剪力键研究现状 | 第31-37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第2章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受力及变形性能研究 | 第39-68页 |
2.1 概述 | 第39页 |
2.2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抗弯性能 | 第39-55页 |
2.2.1 波形钢腹板的纵向(轴向)刚度 | 第39-42页 |
2.2.2 基本假定 | 第42-43页 |
2.2.3 不考虑滑移时波形钢腹板箱梁弯矩承载能力分析 | 第43-45页 |
2.2.4 考虑滑移时波形钢腹板箱梁弯矩承载能力分析 | 第45-49页 |
2.2.5 滑移应变 | 第49-52页 |
2.2.6 特殊情况下的解 | 第52-53页 |
2.2.7 预应力对滑移应变的影响 | 第53-55页 |
2.2.8 变截面梁的滑移应变 | 第55页 |
2.3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抗剪性能 | 第55-60页 |
2.3.1 波形钢腹板的有效剪切模量 | 第55-56页 |
2.3.2 波形钢腹板沿高度的剪应力分布 | 第56-57页 |
2.3.3 波形钢腹板所承担的剪力 | 第57-58页 |
2.3.4 变高度箱梁波形钢腹板底板轴力的竖向分力 | 第58-60页 |
2.4 波型钢腹板的抗屈曲性能 | 第60-62页 |
2.4.1 局部屈曲 | 第60-61页 |
2.4.2 整体屈曲 | 第61-62页 |
2.4.3 合成屈曲 | 第62页 |
2.5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抗扭性能 | 第62-63页 |
2.6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变形性能 | 第63-66页 |
2.6.1 剪力滞效应对结构挠度的影响 | 第63页 |
2.6.2 考虑钢腹板剪切变形条件下结构的挠度 | 第63页 |
2.6.3 偏心荷载引起的挠度 | 第63-64页 |
2.6.4 滑移引起的结构挠度 | 第64-66页 |
2.7 小结 | 第66-68页 |
第3章 波型钢腹板剪力键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研究 | 第68-77页 |
3.1 剪力键概述 | 第68-70页 |
3.1.1 钢-混凝土连接剪力键的分类 | 第68页 |
3.1.2 PBL剪力键的试验荷载-滑移曲线特性分析 | 第68-70页 |
3.2 PBL剪力键承载能力分析 | 第70-75页 |
3.2.1 PBL剪力键承载能力计算 | 第70-73页 |
3.2.2 影响PBL剪力键承载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73-74页 |
3.2.3 PBL剪力键荷载滑移曲线表达式 | 第74页 |
3.2.4 PBL剪力键的工作机理分析 | 第74-75页 |
3.3 小结 | 第75-77页 |
第4章 波型钢腹板箱梁桥剪力键模型试验研究 | 第77-138页 |
4.1 模型试验的目的 | 第77-78页 |
4.2 模型试验的方案 | 第78-84页 |
4.2.1 模型试验的总体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78-79页 |
4.2.2 PBL键试件模型设计 | 第79-84页 |
4.3 试验模型制作 | 第84-87页 |
4.3.1 实验模型制作注意事项 | 第84页 |
4.3.2 实验模型制作流程 | 第84-87页 |
4.4 试验加载与测试 | 第87-90页 |
4.4.1 试验加载方案 | 第87页 |
4.4.2 实验加载测试及设备 | 第87-88页 |
4.4.3 数据采集方法及设备 | 第88-89页 |
4.4.4 预应力加载方法及设备 | 第89页 |
4.4.5 材料试验 | 第89-90页 |
4.5 试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90-100页 |
4.5.1 BH1~BH5、BH9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90-94页 |
4.5.2 BH10、BH11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94-97页 |
4.5.3 BH13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97-100页 |
4.6 考虑横向预应力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100-107页 |
4.6.1 考虑横向预拉应力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101-104页 |
4.6.2 考虑横向预压应力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104-107页 |
4.7 双角钢剪力键模型实验现象及滑移曲线特征 | 第107-110页 |
4.8 荷载-滑移曲线的回归分析 | 第110-113页 |
4.9 PBL剪力键及角钢剪力键的承载能力 | 第113-118页 |
4.9.1 PBL剪力键及角钢剪力键的设计承载能力 | 第114-116页 |
4.9.2 PBL剪力键及角钢剪力键的设计承载能力分析 | 第116-118页 |
4.10 PBL键试件模型数值分析 | 第118-123页 |
4.10.1 分析软件 | 第118页 |
4.10.2 有限元模型 | 第118-121页 |
4.10.3 计算结果 | 第121-123页 |
4.11 PBL键试件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3-129页 |
4.11.1 钢板孔径与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124-125页 |
4.11.2 贯通钢筋直径与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125-126页 |
4.11.3 钢板厚度与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126页 |
4.11.4 预应力与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126-128页 |
4.11.5 剪力键延性指标 | 第128-129页 |
4.12 PBL剪力键试验方案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拟定原则 | 第129-130页 |
4.13 PBL剪力键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拟定 | 第130-135页 |
4.13.1 PBL剪力键的设计承载能力 | 第130-133页 |
4.13.2 PBL剪力键的极限承载能力 | 第133-135页 |
4.14 小结 | 第135-138页 |
第5章 兰州北环小砂沟大桥 | 第138-150页 |
5.1 小砂沟大桥工程概况 | 第138-139页 |
5.2 主要技术标准 | 第139页 |
5.3 主桥设计 | 第139-145页 |
5.3.1 上部结构 | 第139-142页 |
5.3.2 桥墩 | 第142-144页 |
5.3.3 主桥施工方案步骤及特点 | 第144-145页 |
5.4 结构静力计算 | 第145-149页 |
5.4.1 计算模型及主要参数 | 第145-147页 |
5.4.2 静力计算主要内容 | 第147-149页 |
5.5 小结 | 第149-1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50-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