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路线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我国能源现状与对外依存度第10-11页
        1.1.2 我国汽车增长对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第11-12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3-16页
2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第16-30页
    2.1 电动汽车概述第16-21页
        2.1.1 纯电动汽车第16-17页
        2.1.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第17页
        2.1.3 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第17-20页
        2.1.4 燃料电池汽车第20-21页
    2.2 主要发达国家技术路线选择第21-22页
    2.3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第22-25页
        2.3.1 技术研发层面第22-23页
        2.3.2 配套产业层面第23页
        2.3.3 消费观念层面第23-24页
        2.3.4 成本效果层面第24页
        2.3.5 政策措施层面第24-25页
    2.4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SWOT分析第25-28页
        2.4.1 Strength(优势)第25-26页
        2.4.2 Weakness(弱势)第26-27页
        2.4.3 Opportunity(机会)第27页
        2.4.4 Threat(威胁)第27-28页
        2.4.5 SWOT结果分析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宏观技术路线研究第30-44页
    3.1 AHP层次评价法概述第30页
    3.2 AHP层次评价法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0-32页
    3.3 AHP层次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第32-37页
    3.4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第37-38页
    3.5 A汽车研究院宏观技术路线选择实例第38-43页
        3.5.1 A院技术路线之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第38-39页
        3.5.2 A院技术路线之低速纯电动汽车第39-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微观技术路线研究第44-70页
    4.1 产业关键技术的分析方法选择第44-48页
        4.1.1 专利地图第44页
        4.1.2 TRIZ理论技术进化路线第44-47页
        4.1.3 产业关键技术选择步骤第47-48页
    4.2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路线研究第48-55页
        4.2.1 纯电动汽车整体发展趋势分析第48-50页
        4.2.2 纯电动汽车细分技术路线进化分析第50-55页
    4.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路线研究第55-56页
        4.3.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分析第55-56页
        4.3.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细分技术路线进化分析第56页
    4.4 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路线研究第56-63页
        4.4.1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分析第56-58页
        4.4.2 混合动力汽车细分技术路线进化分析第58-63页
    4.5 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路线研究第63-67页
        4.5.1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分析第63-65页
        4.5.2 燃料电池汽车细分技术路线进化分析第65-67页
    4.6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关键技术路线绘制第67-68页
    4.7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第70-72页
    5.1 产业路线的明确第70页
    5.2 合理引导产业资源第70-71页
    5.3 合理的扶持政策第71页
    5.4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第71-7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全文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未来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公司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气化炉的质量控制与改进
下一篇:压电相聚偏氟乙烯(PVDF)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