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钢材采购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17-21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采购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1-34页 |
2.1 风险理论 | 第21-23页 |
2.1.1 风险概念 | 第21页 |
2.1.2 风险分类 | 第21-22页 |
2.1.3 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2-23页 |
2.2 采购风险理论 | 第23-25页 |
2.2.1 采购风险概念与来源 | 第23-24页 |
2.2.3 采购风险管理 | 第24-25页 |
2.3 采购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25-27页 |
2.3.1 采购风险的识别 | 第25-26页 |
2.3.2 采购风险的评估 | 第26页 |
2.3.3 采购的风险控制 | 第26-27页 |
2.4 采购风险管理方法 | 第27-34页 |
2.4.1 采购风险识别方法 | 第27-30页 |
2.4.2 采购风险评估方法 | 第30-34页 |
第三章 E公司钢材采购管理的现状及剖析 | 第34-47页 |
3.1 E公司概况 | 第34-36页 |
3.1.1 E公司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3.1.2 E公司经营情况 | 第35-36页 |
3.2 E公司钢材采购管理 | 第36-43页 |
3.2.1 E公司钢材采购业务的特征 | 第36-38页 |
3.2.2 E公司钢材采购业务的组成 | 第38-40页 |
3.2.3 E公司钢材的采购规程 | 第40-43页 |
3.3 E公司钢材采购存在问题分析 | 第43-47页 |
第四章 E公司钢材采购风险识别 | 第47-64页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47-49页 |
4.1.1 原则 | 第47-48页 |
4.1.2 思路 | 第48-49页 |
4.2 钢材采购各阶段的主要风险控制点 | 第49-56页 |
4.2.1 波特模型分析 | 第49-51页 |
4.2.2 流程图分析 | 第51-56页 |
4.3 钢材采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56-61页 |
4.3.1 供应商风险指标 | 第58-59页 |
4.3.2 管理风险指标 | 第59-60页 |
4.3.3 宏观风险指标 | 第60-61页 |
4.4 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61-64页 |
4.4.1 信度检验 | 第61页 |
4.4.2 效度检验 | 第61-64页 |
第五章 E公司钢材采购风险评估 | 第64-75页 |
5.1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 第64-69页 |
5.2 层次分析法在钢材采购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69-72页 |
5.3 钢材采购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5.3.1 宏观风险分析 | 第72-73页 |
5.3.2 供应商风险分析 | 第73页 |
5.3.3 管理风险分析 | 第73-75页 |
第六章 E公司钢材采购风险管理与应对 | 第75-84页 |
6.1 采购管理改进建议 | 第75-79页 |
6.1.1 需求申请与采购计划阶段 | 第75-76页 |
6.1.2 供应商选择与招投标管理阶段 | 第76-77页 |
6.1.3 合同管理与管理供应过程阶段 | 第77-78页 |
6.1.4 质检验收与会计控制阶段 | 第78-79页 |
6.1.5 物料存储及储备阶段 | 第79页 |
6.1.6 采购业务后评估阶段 | 第79页 |
6.2 采购风险应对建议 | 第79-84页 |
6.2.1 风险预防 | 第79-81页 |
6.2.2 风险转移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