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生物学论文

玫瑰孢链霉菌中argR调控达托霉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缩写符号第13-15页
第1章 综述第15-29页
    1.1 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第15-19页
        1.1.1 概述第15页
        1.1.2 玫瑰孢链霉菌第15-16页
        1.1.3 S. roseosporus次级代谢及沉默基因簇第16-17页
        1.1.4 次级代谢产物——达托霉素第17-19页
    1.2 影响达托霉素产量的关键基因第19-22页
        1.2.1 概述第19-20页
        1.2.2 S. roseosporus中调控达托霉素合成的结构基因dptE第20-21页
        1.2.3 影响达托霉素产量的调控基因dptR2、dptR3第21页
        1.2.4 转录水平上对达托霉素合成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atrA第21-22页
    1.3 核糖体工程第22-23页
    1.4 精氨酸抑制基因argR第23-26页
        1.4.1 概述第23-24页
        1.4.2 ArgR研究现状第24-25页
        1.4.3 S. roseosporus中ArgR第25-26页
        1.4.4 ArgR研究进展第26页
    1.5 蛋白质组学第26-27页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9-55页
    2.1 实验材料第29-36页
        2.1.1 质粒和菌株第29-30页
        2.1.2 引物第30-31页
        2.1.3 本文中所用的抗生素及工作浓度第31-32页
        2.1.4 培养基第32-34页
        2.1.5 主要试剂第34-35页
        2.1.6 主要实验仪器第35-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55页
        2.2.1 大肠杆菌的培养及保藏第36页
        2.2.2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第36页
        2.2.3 大肠杆菌质粒的快速提取确定重组菌株的阳性克隆第36页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36-37页
        2.2.5 DNA的酶切反应第37页
        2.2.6 载体和DNA片段的连接反应第37-38页
        2.2.7 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8页
        2.2.8 蛋白样品的处理第38-39页
        2.2.9 蛋白纯化第39-40页
        2.2.10 可溶蛋白脱盐及超滤浓缩第40-41页
        2.2.11 SDS-PAGE电泳检测第41-43页
        2.2.12 玫瑰孢链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3-44页
        2.2.13 从S. roseosporus Fosmid文库中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Fosmid第44页
        2.2.14 S. roseosporus中PCR-targeting系统第44-46页
        2.2.15 接合转移第46-47页
        2.2.16 玫瑰孢链霉菌RNA的提取第47页
        2.2.17 RNA的纯化第47-48页
        2.2.18 PCR扩增第48-49页
        2.2.19 RNA逆转录第49页
        2.2.20 半定量PCR第49页
        2.2.21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第49-50页
        2.2.22 发酵液生物活性的检测第50-51页
        2.2.23 生长曲线及产素曲线的测定第51页
        2.2.24 EMSA实验第51-53页
        2.2.26 序列分析工具第53-55页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72页
    3.1 S. roseosporus中精氨酸抑制因子argR的确定与分析第55-57页
    3.2 含有argR基因Fosmid质粒的筛选第57页
    3.3 argR突变菌株的构建与筛选第57-58页
        3.3.1 敲除载体的构建第57页
        3.3.2 敲除载体及敲除株的验证第57-58页
    3.4 遗传互补载体及互补菌株的构建及筛选第58-59页
    3.5 过表达载体及过表达株的构建和筛选第59-60页
    3.6 ArgR蛋白表达载体的筛选及可溶蛋白的纯化第60-61页
    3.7 argR对发育分化的影响第61-63页
        3.7.1 不同培养基中观察野生型及突变株的生长情况第61-62页
        3.7.2 扫描电镜观察菌丝发育情况第62-63页
    3.8 argR对次级代谢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第63-66页
        3.8.1 argR生长曲线测定第63-64页
        3.8.2 argR敲除对A21978C生物活性的影响第64-66页
    3.9 argR对精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簇转录影响第66页
    3.10 argR对调控达托霉素合成基因的调控作用第66-67页
    3.11 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第67-68页
    3.12 S. roseosporus中argR对沉默基因簇转录水平影响第68-69页
    3.13 EMSA实验第69-72页
第4章 讨论第72-76页
    4.1 S. roseosporus中argR的确定第72页
    4.2 S. roseosporus中argR的功能第72-76页
        4.2.1 S. roseosporus中argR对菌丝发育分化的影响第73页
        4.2.2 S. roseosporus中argR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第73-74页
        4.2.3 S. roseosporus中argR对调控达托霉素合成关键基因转录水平影响第74-75页
        4.2.4 S. roseosporus中argR对调控精氨酸基因簇转录的影响第75页
        4.2.5 S. roseosporus中argR对沉默基因簇转录水平影响第75-76页
第5章 总结第76-78页
    5.1 总结第76页
    5.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6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奖励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氯联苯醌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以及自噬—凋亡转换的机制分析
下一篇:生长素对棉花纤维次生壁沉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