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钢-混结合加劲梁悬索桥剪力滞分析及模型简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钢-混结合加劲梁悬索桥结构概述及发展第12页
    1.2 钢-混结合梁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钢-混结合梁剪力滞分析研究第13-15页
        1.2.2 大跨径桥梁有限元简化模拟方法第15-16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6-17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第17-18页
第2章 钢-混结合梁剪力滞影响因素分析第18-29页
    2.1 结合梁有效翼缘宽度第18-19页
    2.2 有限元模型离散说明第19页
    2.3 小纵梁对截面翼缘板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第19-20页
    2.4 横梁对截面翼缘板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第20-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鹦鹉洲长江大桥空间模型第29-38页
    3.1 鹦鹉洲长江大桥概况第29-31页
        3.1.1 缆索体系第29页
        3.1.2 桥塔第29-31页
        3.1.3 加劲梁第31页
        3.1.4 加劲梁支承体系第31页
        3.1.5 加劲梁施工过程第31页
    3.2 空间力学模型第31-36页
        3.2.1 空间力学模型单元离散第31-33页
        3.2.2 悬索桥结构非线性第33页
        3.2.3 ANSYS模型的合理性分析第33-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荷载分布对剪力滞的影响第38-58页
    4.1 荷载工况第38-39页
    4.2 活载最不利加载第39-41页
        4.2.1 活载作用下加劲梁弯矩最不利截面第39-41页
        4.2.2 活载加载位置第41页
        4.2.3 结果分析位置选取第41页
    4.3 对称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力分析第41-51页
        4.3.1 吊点处截面第43-47页
        4.3.2 吊点间截面第47-51页
        4.3.3 本节小结第51页
    4.4 截面有效宽度比分析第51-53页
    4.5 极限偏载作用下截面应力分析第53-56页
        4.5.1 吊点处截面第53-55页
        4.5.2 吊点间截面第55-56页
        4.5.3 本节小结第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钢-混结合梁单元二次开发与验证第58-86页
    5.1 基本假定第58页
    5.2 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理论第58-60页
        5.2.1 变形体的运动描述第58-59页
        5.2.2 基于t时刻构形的平衡方程第59-60页
    5.3 单元刚度矩阵第60-67页
        5.3.1 单元弹性刚度矩阵第60-63页
        5.3.2 单元初应力刚度矩阵第63-65页
        5.3.3 等效节点荷载第65-67页
    5.4 截面剪力滞相关参数第67-68页
        5.4.1 剪滞翘曲位移函数第67页
        5.4.2 截面特性计算第67-68页
    5.5 单元残余力计算第68-71页
        5.5.1 梁单元刚体位移的讨论第69-71页
        5.5.2 剪滞单元增量位移第71页
    5.6 ANSYS二次开发技术第71-73页
        5.6.1 ANSYS二次开发工具第71-72页
        5.6.2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第72页
        5.6.3 用户可编程特性的优势第72-73页
    5.7 钢-混结合梁单元的开发第73-76页
        5.7.1 UEC10x.F子程序模块第73-74页
        5.7.2 UEL10x.F子程序模块第74页
        5.7.3 UEP10x.F子程序模块第74页
        5.7.4 剪滞单元的基本过程第74-76页
    5.8 算例分析第76-81页
        5.8.1 算例1:简支梁结构第76-77页
        5.8.2 算例2:连续梁结构第77-78页
        5.8.3 算例3:悬索桥结构第78-81页
        5.8.4 本节小结第81页
    5.9 剪力滞效应对内力分布的影响第81-84页
    5.10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及展望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第93-9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实践项目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桑树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MnACO)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