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对小微制造企业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国外小微制造业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内小微制造业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1-17页 |
2.1 小微制造企业理论 | 第11-12页 |
2.1.1 近代小微企业发展理论 | 第11页 |
2.1.2 现代小微制造企业发展理论 | 第11-12页 |
2.2 小微制造企业的定义 | 第12-13页 |
2.3 小微制造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组织架构 | 第13-14页 |
2.4 我国小微制造企业的特点 | 第14-16页 |
2.5 我国小微制造企业的生命周期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实证分析BF服装加工公司 | 第17-22页 |
3.1 BF服装公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第17-18页 |
3.1.1 问题一:养工难度远胜于招工难 | 第17-18页 |
3.1.2 问题二:各类税费以及关系能耗稀释营业额 | 第18页 |
3.1.3 问题三:表里不一的融资渠道 | 第18页 |
3.1.4 问题四: 陈旧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使企业慢慢与时代脱轨 | 第18页 |
3.2 BF服装公司面对发展问题的对策 | 第18-20页 |
3.2.1 对策一:灵活转嫁养工压力 | 第18-19页 |
3.2.2 对策二:精炼的财务管理 | 第19页 |
3.2.3 对策三:严格把控“现金流” | 第19-20页 |
3.2.4 对策四:管理思路与技术的创新 | 第20页 |
3.3 BF服装公司做法对小微制造业的启示 | 第20-22页 |
3.3.1 把好“国货”质量关在于培育“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 第20-21页 |
3.3.2 高度差异化的产品来自品牌意识以及精细的市场细分 | 第21-22页 |
第四章 中国小微制造企业面临的困境 | 第22-27页 |
4.1 有创新意识但创新的必要条件不足 | 第22页 |
4.2 品牌实际增值率低 | 第22-23页 |
4.3 劳动力极度短缺且用工难度大 | 第23-24页 |
4.3.1 技术工人缺乏且作业队伍素质不高 | 第23页 |
4.3.2 用工成本攀升 | 第23-24页 |
4.3.3 传统的就业观念造成小微制造企业留不住人才 | 第24页 |
4.3.4 小微制造企业用工保障机制状况堪忧 | 第24页 |
4.4 高额的税负 | 第24-25页 |
4.5 融资困难使得贷款成本高 | 第25页 |
4.6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 | 第25-26页 |
4.7 政府针对对小微制造企业的法律尚不健全 | 第26-27页 |
第五章 中国小微制造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与对策 | 第27-33页 |
5.1 用创新和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27-28页 |
5.2 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用工成本 | 第28-29页 |
5.3 用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改善企业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5.4 以增强企业信誉度来扩大多元融资增途径 | 第30-31页 |
5.5 巧用最低工资制度来降低社保对企业的压力 | 第31页 |
5.6 小微制造企业整合模型的构建 | 第31-3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3-35页 |
6.1 国产品牌的提升在于工匠精神与精细的市场细分 | 第33页 |
6.2 在政府主导下重塑外部支撑体系 | 第33页 |
6.3 以企业为驱动的构建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 第33-35页 |
感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