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反应式故障恢复 | 第11-12页 |
| 1.2.2 主动式故障恢复 | 第12-13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2章 主动式故障快速恢复算法 | 第16-28页 |
| 2.1 引言 | 第16-18页 |
| 2.2 多路由配置算法 | 第18-21页 |
| 2.2.1 备份配置的创建 | 第18-20页 |
| 2.2.2 备份路由表的创建 | 第20-21页 |
| 2.3 等费多路径算法 | 第21-22页 |
| 2.4 重地址配置算法 | 第22-23页 |
| 2.5 无环替换算法 | 第23-25页 |
| 2.6 各种算法之间的比较 | 第25-26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基于LFA的改进算法混合恢复机制 | 第28-42页 |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 3.2 LFA算法的无环路证明以及不适用情况分析 | 第29-31页 |
| 3.3 Mixed LFA算法 | 第31-34页 |
| 3.3.1 Modified LFA算法机制 | 第31-33页 |
| 3.3.2 Modified LFA算法无环路证明 | 第33-34页 |
| 3.4 仿真实验 | 第34-39页 |
| 3.4.1 故障保护覆盖率实验 | 第35-38页 |
| 3.4.2 流量负载实验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 第4章 基于LFA的多故障快速恢复机制 | 第42-52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多故障情况下LFA算法形成环路的分析 | 第42-43页 |
| 4.3 多故障情况下不会形成环路的条件 | 第43-46页 |
| 4.4 针对多故障的I-LFA算法 | 第46-48页 |
| 4.5 仿真实验 | 第48-5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2-53页 |
| 5.2 未来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