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的英语课师生语言互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2.1 语言互动行为的概念和类型 | 第12-16页 |
2.2 国内外关于师生语言互动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3 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1-25页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1-22页 |
3.2 研究工具的选择 | 第22-24页 |
3.3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4.1 课堂师生语言互动无明显差异 | 第25页 |
4.2 课堂互动状态较佳 | 第25-26页 |
4.3 教师间接控制课堂 | 第26-27页 |
4.4 课堂师生语言互动合理有序 | 第27-30页 |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 第30-35页 |
5.1 实现课堂双中心 | 第30-31页 |
5.2 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 | 第31-32页 |
5.3 教师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 第32-33页 |
5.4 课堂讲授要科学合理 | 第33-34页 |
5.5 增进情感认同 | 第34-3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5-38页 |
6.1 研究发现 | 第35-36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36页 |
6.3 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55页 |
附录1 初中英语优质课师生语言互动观察量表 | 第40-41页 |
附录2 所选样本互动分析矩阵数据统计 | 第41-43页 |
附录3 部分课堂教学实录转写脚本 | 第4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