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绪论 | 第8-21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分类和发展状况 | 第9-15页 |
1.2.1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相关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1.2.2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海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1.3 压力缓冲控制以及传动换段过程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控制 | 第17-18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的相关情况 | 第18-20页 |
1.5.1 车辆传动系统的含义 | 第18-19页 |
1.5.2 车辆传动系统建模仿真研究现状及方法 | 第19-20页 |
1.6 本文主要探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理论分析与传动方案设计 | 第21-36页 |
2.1 液压机械传动系统构成及原理 | 第21-25页 |
2.2 机械液压无级传动变速单元 | 第25-28页 |
2.3 液压机械传动系统分、汇流装置 | 第28-33页 |
2.3.1 固定齿轮对分流、汇流特性 | 第29-30页 |
2.3.2 液压功率分流比和效率分析 | 第30-32页 |
2.3.3 分汇流形式传动方案的选择 | 第32-33页 |
2.4 机械液压无级传动设计方案及其原理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传动系统液压流传动装置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51页 |
3.1 液压流传动装置的建模方法和建模环境的选择 | 第37-39页 |
3.2 液压流传动装置仿真模型的组成与建模探究 | 第39-42页 |
3.2.1 液压流传动装置液压模拟原理图 | 第39-42页 |
3.3 液压流传动机构模型的建立 | 第42-50页 |
3.3.1 基本液压元件的动力学描述 | 第43-45页 |
3.3.2 变排量液压单元排量控制机构模型 | 第45-48页 |
3.3.3 液压流传动机构模型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液压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 第51-62页 |
4.1 液压控制系统升压缓冲特性 | 第51-53页 |
4.1.1 液压控制系统升压缓冲模块静态特性 | 第51-52页 |
4.1.2 液压控制系统升压缓冲模块动态特性 | 第52-53页 |
4.2 液压控制系统降压缓冲模块特性 | 第53-55页 |
4.2.1 液压控制系统降压缓冲模块静态特性 | 第53-54页 |
4.2.2 液压控制系统降压缓冲模块动态特性 | 第54-55页 |
4.3 液压控制系压力缓冲模块控制策略 | 第55-58页 |
4.3.1 机械液压无级传动湿式离合器压力缓冲特征 | 第55-57页 |
4.3.2 液压控制系统压力缓冲操控策略 | 第57-58页 |
4.4 液压操控系统与湿式离合器共同工作特征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总结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5.3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