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言 | 第7页 |
第一章 水墨装置的来源 | 第7-15页 |
第一节 何为装置 | 第8-10页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进步和文化语境的转型 | 第10-12页 |
第三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成熟及浸入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艺术家的反思与探索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水墨装置的语境表现及精神特征 | 第15-26页 |
第一节 架上水墨的语言特征 | 第16-19页 |
(一) 文人画的语言特征 | 第16-17页 |
(二) 写实性水墨的语言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水墨装置的语言媒介特征 | 第19-23页 |
(一) 题材多样 | 第19-20页 |
(二) 媒介丰富 | 第20-22页 |
(三) 视角创新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水墨装置的语言表达 | 第23-26页 |
(一) 空间化 | 第23-24页 |
(二) 观念化 | 第24-25页 |
(三) 抽象化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水墨装置对架上水墨的延伸与拓展 | 第26-30页 |
第一节 水墨既要汲取传统也要紧随时代 | 第27页 |
第二节 水墨装置拓宽了架上水墨的表现语言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熟稔水墨语言发展脉络运用到创作实践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