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绪论 | 第12-17页 |
| 一、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二、研究资料及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上海市各界反日援侨委员会 | 第17-26页 |
| 第一节 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惨案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反日援侨委员会的成立及其运作 | 第18-26页 |
| 第二章 民族主义危机的产物—上海抗日救国委员会 | 第26-37页 |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上海地区民族主义的高涨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抗日救国委员会的成立 | 第27-37页 |
| 第三章 抗日救国委员会内部取缔之争 | 第37-55页 |
| 第一节 抗日救国会与各商会抗日的冲突 | 第37-42页 |
| 第二节 市党部对抗日救国会的利用与控制 | 第42-45页 |
| 第三节 抵货运动中的商人:“经济人”、“社会人”的双重身份 | 第45-48页 |
| 第四节 抗日救国会的取缔及其历史意义 | 第48-55页 |
| 结语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一、中文部分 | 第57-60页 |
| 二、英文部分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