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丝瓜络基和银耳基生物质多孔炭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多孔炭第13-16页
        1.2.1 多孔炭概述第13-14页
        1.2.2 原料及制备工艺第14-15页
        1.2.3 多孔炭的结构及表面性能第15-16页
    1.3 多孔炭用于超级电容器第16-17页
    1.4 CO_2捕获和储氢第17-20页
        1.4.1 CO_2捕获第17-19页
        1.4.2 储氢第19-20页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1 立题意义和背景第20-21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创新之处第21页
    参考文献第21-2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35页
    2.1 主要试剂、原料及仪器第29-30页
    2.2 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步骤第30-31页
        2.2.1 丝瓜络基多孔活性炭的制备第30页
        2.2.2 生物菌基多孔活性炭的制备第30-31页
    2.3 表征与测试第31-35页
        2.3.1 热重分析(TG)第31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1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1页
        2.3.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31页
        2.3.6 元素分析测试第31-32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2页
        2.3.8 气体吸附测试第32页
        2.3.9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5页
第三章 丝瓜络基多孔炭的制备与表征第35-55页
    3.1 丝瓜络生物质TG/DTA分析第35-36页
    3.2 多孔活性炭形貌分析第36-37页
    3.3 XRD和拉曼分析第37-38页
    3.4 元素分析和XPS第38-40页
    3.5 N_2吸附孔结构分析第40-43页
    3.6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3-51页
        3.6.1 6M KOH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3-49页
        3.6.2 两电极1 M SBP-BF_4/AN体系第49-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四章 生物菌基多孔炭的制备与表征第55-69页
    4.1 生物菌原料TG分析第55-56页
    4.2 生物菌基多孔炭形貌分析第56页
    4.3 拉曼分析第56-57页
    4.4 元素分析和XPS第57-59页
    4.5 N_2吸附孔结构分析第59-61页
    4.6 CO_2捕获性能第61-62页
    4.7 电化学性能第62-65页
    4.8 本章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75-76页
附件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光大银行北京西城支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临港工业区净水厂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