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确定雨期的方法及已有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 1991年江淮洪涝成因研究回顾 | 第9-11页 |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1.3.1 本文主要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3-15页 |
2.1 资料 | 第1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2.1 EID方法介绍 | 第13-14页 |
2.2.2 降水异常过程中温度和水汽的相对重要性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用检测极端降水过程的EID方法确定雨期 | 第15-31页 |
3.1 检测极端降水过程的EID方法 | 第15-19页 |
3.2 “雨季”的相对性及用EID确定“雨季”的方法 | 第19-23页 |
3.3 用EID方法确定南京气候态的“梅雨”雨期 | 第23-26页 |
3.4 确定南京逐年梅雨雨期的尝试 | 第26-31页 |
第四章 1991年江淮地区洪涝灾害环流异常分析 | 第31-47页 |
4.1 1991年夏季江淮地区降水异常情况 | 第31-35页 |
4.1.1 用本文方法确定1991年南京梅雨雨期 | 第32-34页 |
4.1.2 1991年夏季全国降水异常情况 | 第34-35页 |
4.2 1991年5-7月环流异常情况 | 第35-40页 |
4.3 水汽和温度异常对洪涝的相对重要性 | 第40-4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