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北京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城市热岛对小时强降水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5页
    1.1 绪论第9-11页
        1.1.1 小时尺度降水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1.2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第11页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特色第11-13页
    1.3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5-21页
    2.1 资料介绍第15-16页
    2.2 方法介绍第16-21页
        2.2.1 观测站点的分类第16-17页
        2.2.2 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定义第17页
        2.2.3 降水过程的识别第17-18页
        2.2.4 降水过程的合成方法第18页
        2.2.5 趋势分析第18-19页
        2.2.6 经验正交分解第19-20页
        2.2.7 滑动平均第20-21页
第三章 北京地区小时降水的气候特征第21-35页
    3.1 小时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第21-24页
        3.1.1 小时降水空间差异第21-22页
        3.1.2 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空间差异第22-24页
    3.2 小时降水持续性特征第24-28页
        3.2.1 降水持续性结构特征第24-27页
        3.2.2 不同强度等级降水事件的持续性特征第27-28页
    3.3 降水日变化特征第28-33页
        3.3.1 不同持续性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第29-30页
        3.3.2 不同强度等级降水日变化特征第30-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北京地区小时降水变化特征第35-49页
    4.1 小时降水变化趋势特征第35-37页
    4.2 小时降水过程的演变第37-46页
        4.2.1 小时降水持续性变化特征第37-41页
        4.2.2 小时降水过程不对称性及其变化特征第41-46页
    4.3 降水日变化峰值变化第46-47页
    4.4 本章小节第47-49页
第五章 城市热岛对小时强降水的影响第49-65页
    5.1 城市发展对小时强降水的影响第50-57页
    5.2 可能的机理分析第57-62页
    5.3 本章小节第62-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65-68页
    6.1 全文主要结论第65-67页
    6.2 讨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胆绿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梅雨雨季的确定及梅雨期环流异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