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总论 | 第8-17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成果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股票期权激励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分析 | 第17-22页 |
·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函数逻辑 | 第17-18页 |
·股票期权激励影响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 | 第18-19页 |
·减少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分歧 | 第19页 |
·强化源自剩余索取权的归属感 | 第19-20页 |
·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市场价值 | 第20-21页 |
·提高获授者积极工作的效率 | 第21-22页 |
第3章 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22-35页 |
·提出假设 | 第24页 |
·模型构建及检验 | 第24-35页 |
·市场绩效检验 | 第24-26页 |
·财务绩效检验 | 第26-35页 |
·财务绩效的因子分析 | 第26-32页 |
·回归检验与分析 | 第32-35页 |
第4章 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35-50页 |
·企业性质对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35-40页 |
·提出假设 | 第35-36页 |
·回归检验与分析 | 第36-40页 |
·行权要素组合模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40-50页 |
·行权要素组合的四种模式 | 第40-43页 |
·提出假设 | 第43页 |
·四种模式下的回归检验与分析 | 第43-50页 |
第5章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使用效率的建议 | 第50-54页 |
·强化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 | 第50-52页 |
·优化企业行权要素的组合模式 | 第50-51页 |
·完善企业剩余收益权的契约设计 | 第51页 |
·强化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 | 第51-52页 |
·完善外部市场环境与制度建设 | 第52-54页 |
·严格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 第52页 |
·加强建设相关法律制度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