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与整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10页
    1.3 论文所做的工作第10-11页
第二章 继电保护概述第11-14页
    2.1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第11页
        2.1.1 继电保护的任务第11页
        2.1.2 继电保护装置具备的基本性能第11页
    2.2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的基本原理第11-12页
    2.3 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第12页
    2.4 电流互感器第12-14页
第三章 35KV变电站系统简介及继电保护规划第14-19页
    3.1 站内主要设备简介第14页
    3.2 35kV变电站设备布置情况说明第14-15页
    3.3 系统分析及继电保护要求第15页
    3.4 本系统故障分析第15页
    3.5 35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第15-16页
    3.6 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设置第16页
    3.7 变电所的自动装置第16-17页
    3.8 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第17-19页
        3.8.1 35KV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第17页
        3.8.2 35KV线路过电流保护第17页
        3.8.3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第17页
        3.8.4 变压器瓦斯保护第17页
        3.8.5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第17-19页
第四章 主进线柜继电保护方案的选择第19-22页
    4.1 主进线柜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第19页
    4.2 主进线柜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第19-22页
        4.2.1 系统等效电路图第19页
        4.2.2 基准参数选定第19页
        4.2.3 阻抗计算(均为标幺值)第19页
        4.2.4 短路电流计算第19-22页
第五章 主变柜及整流变压器柜继电保护方案的选择第22-30页
    5.1 变压器保护整定原则及对主变保护的要求第22页
    5.2 瓦斯保护第22页
    5.3 纵联差动保护:选用BCH-2 型差动继电器。第22-24页
        5.3.1 计算Ie及电流互感器变比第22页
        5.3.2 确定基本侧动作电流第22-23页
        5.3.3 确定继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及动绕组的匝数第23-24页
        5.3.4 计算非基准位置平衡和工作绕组的匝数第24页
        5.3.5 判断并计算计算匝数与实际匝数之间的相对误差Δfza第24页
        5.3.6 确定绕组的抽头第24页
        5.3.7 保护灵敏度校验第24页
    5.4 过电流保护第24-25页
        5.4.1 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及继电器选择第24-25页
    5.5 过负荷保护第25页
    5.6 冷却风扇自起动第25页
    5.7 变压器保护配置第25-28页
        5.7.1 变压器保护配置第25-26页
        5.7.2 纵联差动保护第26-27页
        5.7.3 瓦斯保护第27-28页
    5.8 整流变压器柜继电保护方案的选择第28-30页
        5.8.1 整流变柜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第28-29页
        5.8.2 整流变柜继电保护的选择第29页
        5.8.3 整流变柜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第29-30页
第六章 避雷器柜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元件选择第30-39页
    6.1 35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零序保护原理第30-36页
        6.1.1 系统接线示意图与各线路的零序电流第30-31页
        6.1.2 各保护装置的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第31-36页
    6.2 本供电系统的零序保护方案及元件配置和整定第36-37页
    6.3 谐波抑制方式的选择(二次消谐)第37-38页
    6.4 过电压吸收装置的选择及元件配置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平安银行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尼采的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