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四) 方法与创新 | 第12-14页 |
一、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理论依据 | 第14-24页 |
(一) 社区矫正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 第14-16页 |
1. 社区矫正的内涵 | 第14-15页 |
2. 社区矫正的特点 | 第15-16页 |
(二)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21页 |
1. 弥补监禁刑的内在缺陷 | 第17-18页 |
2. 契合谦抑保守的刑法精神 | 第18-20页 |
3.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20-21页 |
(三)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制度优势 | 第21-24页 |
1. 有利于未成年犯的改造 | 第21-22页 |
2. 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 | 第22-23页 |
3. 有利于实现行刑社会化 | 第23-24页 |
二、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4-29页 |
(一)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 | 第24-25页 |
(二)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1. 相关法律规范尚不完善 | 第25-26页 |
2. 矫正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第26-27页 |
3. 矫正群众基础较为薄弱 | 第27-28页 |
4. 矫正评估体系亟待建立 | 第28-29页 |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原则与建议 | 第29-38页 |
(一) 域外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实践与借鉴 | 第29-31页 |
1. 专业性强 | 第29-30页 |
2. 组织完备 | 第30-31页 |
3. 注重后续出路 | 第31页 |
(二) 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主导原则 | 第31-33页 |
1. 社会参与原则 | 第31-32页 |
2. 区别对待原则 | 第32页 |
3.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2-33页 |
(三) 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具体措施 | 第33-38页 |
1. 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 第33-34页 |
2. 加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 | 第34-35页 |
3. 加强社区矫正的群众基础 | 第35-36页 |
4. 完善社区矫正的配套制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