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追踪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顺流追踪 | 第11-14页 |
1.2.2 逆流追踪 | 第14页 |
1.3 潮流追踪的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3.1 输电费用分摊 | 第14-15页 |
1.3.2 网损分摊 | 第15-16页 |
1.3.3 阻塞成本分摊 | 第16页 |
1.3.4 无功功率定价 | 第16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潮流追踪与经济核算的配合问题 | 第18-23页 |
2.1 经济核算方法概述 | 第18-19页 |
2.2 费用守恒原理 | 第19页 |
2.3 对负荷及支路经济核算时的问题 | 第19-22页 |
2.3.1 负荷处的经济核算 | 第19-21页 |
2.3.2 支路的经济核算 | 第21-22页 |
2.3.3 联营体模式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逆流追踪方法分析 | 第23-41页 |
3.1 单电源系统电流追踪方法 | 第23-30页 |
3.1.1 负荷供电路径分离 | 第23-28页 |
3.1.2 线损功率的求取 | 第28-30页 |
3.1.3 单电源逆流追踪流程图 | 第30页 |
3.2 多电源系统电流追踪方法 | 第30-38页 |
3.2.1 网络功率分解 | 第31-32页 |
3.2.2 多电源辐射网逆流追踪 | 第32-35页 |
3.2.3 多电源环网逆流追踪 | 第35-37页 |
3.2.4 多电源逆流追踪流程图 | 第37-38页 |
3.3 单电源系统功率追踪方法 | 第38-39页 |
3.3.1 支路的传输增益 | 第38-39页 |
3.3.2 单电源网络分析 | 第39页 |
3.4 多电源系统功率追踪方法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逆流追踪算例分析 | 第41-55页 |
4.1 单电源追踪算例 | 第41-48页 |
4.2 多电源追踪算例 | 第48-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5.1 总结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