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山羊论文

CPIV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常用中英文对照表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概述第12页
    2 CPIV3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第12页
    3 CPIV3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特点第12-14页
    4 CPIV3的诊断方法第14-16页
    5 CPIV3疫苗研制的展望第16-17页
    6 单克隆抗体技术第17-19页
引言第19-2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37页
    1.1 试验材料第20-23页
        1.1.1 毒株与细胞系第20页
        1.1.2 试验动物第20页
        1.1.3 试验相关试剂第20页
        1.1.4 试验主要溶液配置第20-23页
        1.1.5 试验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1.2 试验方法第23-37页
        1.2.1 CPIV3病毒培养第23页
        1.2.2 病毒TCID_(50)测定第23-24页
        1.2.3 抗原纯化第24页
        1.2.4 抗原鉴定第24-25页
        1.2.5 CPIV3单克隆抗体制备第25-30页
        1.2.6 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特性的鉴定第30-33页
        1.2.7 CPIV3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3-35页
        1.2.8 特异性试验第35页
        1.2.9 敏感性试验第35页
        1.2.10 重复性试验第35页
        1.2.11 阻断ELISA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第35-36页
        1.2.12 血凝抑制试验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第36页
        1.2.13 CPIV3阻断ELISA检测方法初步应用第36-37页
2 试验结果第37-53页
    2.1 抗原的制备结果第37-38页
        2.1.1 CPIV3病毒的收获第37页
        2.1.2 病毒TCID_(50)的计算第37页
        2.1.3 纯化病毒的RT-PCR鉴定结果第37-38页
        2.1.4 血凝试验结果第38页
    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结果第38-44页
        2.2.1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第38页
        2.2.2 免疫Balb/c小鼠的血清效价测定结果第38-39页
        2.2.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结果第39-40页
        2.2.4 Western Blot结果第40页
        2.2.5 IFA试验结果第40-41页
        2.2.6 杂交瘤细胞株上清的阻断ELISA试验结果第41-42页
        2.2.7 杂交瘤细胞株上清和腹水的抗体效价测定结果第42-43页
        2.2.8 腹水的纯化结果第43页
        2.2.9 腹水纯化效果检测结果第43-44页
        2.2.10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体稳定性检测结果第44页
    2.3 阻断ELISA反应条件的确定第44-49页
        2.3.1 抗原包被浓度和单克隆抗体 2E6工作浓度的优化结果第44-45页
        2.3.2 血清稀释度和作用时间的优化结果第45-46页
        2.3.3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时间优化结果第46页
        2.3.4 酶标二抗的工作浓度优化结果第46-47页
        2.3.5 酶标二抗的作用时间优化结果第47页
        2.3.6 底物作用时间优化结果第47-48页
        2.3.7 临界值的确定第48-49页
        2.3.8 CPIV3阻断ELISA反应程序确定结果第49页
    2.4 特异性试验结果第49-50页
    2.5 敏感性试验结果第50页
    2.6 重复性试验结果第50-51页
    2.7 阻断ELISA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结果第51页
    2.8 血凝抑制试验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结果第51-52页
    2.9 CPIV3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结果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7页
全文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共振功能成像及分子标记指导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研究
下一篇:腰椎小关节矢状化与腰椎退变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相互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