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目录 | 第1-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 | 第13-18页 |
·关于图书馆联盟的研究 | 第18-2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4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第2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26-32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理论 | 第26-28页 |
·图书馆联盟理论 | 第28-29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内涵 | 第29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实践现状 | 第29-32页 |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 | 第29-30页 |
·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 第30页 |
·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 | 第30-32页 |
第3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机理研究 | 第32-45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动因分析 | 第32-33页 |
·社会需求 | 第32页 |
·主体意识 | 第32-33页 |
·政府支持 | 第33页 |
·科技进步 | 第33页 |
·其他因素 | 第33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主体 | 第33-34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主体构成 | 第33-34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主体关系 | 第34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原则 | 第34-36页 |
·共享原则 | 第34页 |
·自愿原则 | 第34-35页 |
·平等原则 | 第35页 |
·目标原则 | 第35页 |
·选择原则 | 第35页 |
·协调原则 | 第35页 |
·约束原则 | 第35页 |
·互惠原则 | 第35-36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内容 | 第36-40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战略制定 | 第36-37页 |
·联盟成员选择 | 第37-38页 |
·联盟组织设计 | 第38-39页 |
·联盟运作规则制定 | 第39-40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体系构建 | 第40-45页 |
·技术体系建设 | 第40-42页 |
·资源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制度体系建设 | 第43-44页 |
·技术、资源和制度三大体系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4-45页 |
第4章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模式 | 第45-54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机制 | 第45-46页 |
·信任机制 | 第45页 |
·协调机制 | 第45页 |
·激励机制 | 第45页 |
·约束机制 | 第45-46页 |
·分配机制 | 第46页 |
·反馈机制 | 第46页 |
·风险防范机制 | 第46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模式 | 第46-47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及解决策略 | 第47-48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 | 第47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运行障碍解决策略 | 第47-48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评价体系 | 第48-54页 |
·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评价指标体系 | 第49-52页 |
·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评价模型 | 第52-54页 |
第5章 构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建议 | 第54-56页 |
·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促进联盟的发展 | 第54页 |
·发挥政策引导的积极作用,大力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 | 第54页 |
·营造图书馆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促进联盟的建设 | 第54-55页 |
·发挥省市大图书馆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实践工作 | 第55页 |
·加强平台建设,为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创造条件 | 第55-5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6-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56-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