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基于HP-prime的正弦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实验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一) 理论背景第9页
        (二) 现实诉求第9页
    二、研究问题第9-10页
    三、研究目的第10页
    四、研究意义第10页
    五、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第11-19页
    一、数学实验及教学研究概述第11-13页
        (一) 数学实验第11-12页
        (二) 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二、HP图形计算器及教学研究概述第13-17页
        (一) HP图形计算器的简介与功能第13-16页
        (二) 基于图形计算器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三、相关三角函数的教学概述第17-18页
        (一) 三角函数的教学概述第17页
        (二) 相关研究概述第17-18页
    四、相关研究简评第18-19页
第3章 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第19-30页
    一、图形计算器融入数学实验教学理论基础第19-24页
        (一) 多元表征学习理论第19-20页
        (二) TPACK理论第20-22页
        (三) 自然学习设计模式第22-24页
    二、图形计算器融入数学实验教学的方法第24-25页
        (一) 操作培训第24-25页
        (二) 过程与结果并重第25页
        (三) 适时、适度使用第25页
    三、图形计算器融入数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第25-28页
        (一) 学生主体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第25-26页
        (二) 实验问题贯穿课堂第26-27页
        (三) 归纳总结与逻辑论证相结合第27-28页
    三、正弦函数图象与性质实验设计环节第28-30页
        (一) 实验引言第28-29页
        (二) 实验目标第29页
        (三) 实验预备第29页
        (四) 实验过程第29页
        (五) 实验反思第29页
        (六) 实验拓展第29-30页
第4章 图形计算器融入正弦函数图象与性质教学的实证研究第30-46页
    一、实验方案设计第30-31页
        (一) 实验假设第30页
        (二) 实验对象第30页
        (三) 实验变量第30页
        (四) 实验方式第30-31页
        (五) 实验材料第31页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第31-32页
        (一) 前后测测试及问卷的基本情况第31-32页
        (二) 学习成绩前测分析第32页
    三、实验班、对照班教学设计的后测分析第32-34页
    四、实验班、对照班学习成绩后测分析第34-35页
    五、实验班学习成绩进步分析第35-43页
    六、对数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第43-45页
    七、研究结果总体分析第45-46页
第5章 图形计算器融入正弦函数图象与性质课例研究第46-59页
    一、导入片段实录与分析第46-49页
    二、新授片段实录与分析第49-54页
    三、结束片段实录与分析第54页
    四、正弦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教学设计第54-59页
        (一) 设计理念第54页
        (二) 分析学情第54-55页
        (三) 分析教材第55页
        (四) 设计目标第55页
        (五) 设计策略第55页
        (六) 设计过程第55-57页
        (七) 自我反思与专家品评第57-59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第59-61页
    一、研究结论第59页
    二、研究反思第59页
    三、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79页
    附录1第63-64页
    附录2第64-65页
    附录3第65-66页
    附录4第66-75页
    附录5第75-77页
    附录6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维视域下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桂滇黔地区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的GWR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