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预测与接入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预测第14-17页
        1.2.2 含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网潮流计算第17-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光伏发电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2-34页
    2.1 光伏发电第22-24页
        2.1.1 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2.1.2 光伏电池的种类第23-24页
    2.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第24-25页
    2.3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第25-28页
        2.3.1 光伏组件阵列第27页
        2.3.2 蓄电池第27-28页
        2.3.3 光伏控制器第28页
        2.3.4 光伏逆变器第28页
    2.4 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8-33页
        2.4.1 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分析第29页
        2.4.2 环境温度的影响分析第29-30页
        2.4.3 风速的影响分析第30-31页
        2.4.4 天气类型的影响分析第31页
        2.4.5 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分析第31-32页
        2.4.6 配线方案的影响分析第32页
        2.4.7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规律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第34-54页
    3.1 人工神经网络第34-45页
        3.1.1 神经网络的分类第35页
            3.1.1.1 前馈神经网络第35页
            3.1.1.2 反馈神经网络第35页
        3.1.2 神经网络的学习第35-45页
            3.1.2.1 BP神经网络第36-40页
            3.1.2.2 RBF神经网络第40-43页
            3.1.2.3 GRNN神经网络第43-45页
    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功率预测第45-46页
        3.2.1 样本数据的处理第45页
        3.2.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过程第45-46页
    3.3 案例分析第46-53页
        3.3.1 基于BP神经网络功率预测模型的程序实现第46-50页
            3.3.1.1 BP神经网络的训练第47-48页
            3.3.1.2 BP神经网络的测试第48-50页
        3.3.2 基于RBF神经网络功率预测模型的程序实现第50-51页
            3.3.2.1 RBF神经网络的训练第50-51页
            3.3.2.2 RBF神经网络的测试第51页
        3.3.3 基于GRNN神经网络功率预测模型的程序实现.第51-53页
            3.3.3.1 GRNN神经网络的测试第52-53页
        3.3.4 结论分析第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组合模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第54-60页
    4.1 组合预测的工作原理第54页
    4.2 基于组合模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第54-56页
    4.3 组合预测的权值确定第56-58页
    4.4 案例分析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含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第60-68页
    5.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的节点模型处理第60-61页
    5.2 配电网络拓扑结构第61页
    5.3 基于前推回代法求解含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配网潮流第61-63页
    5.4 案例分析第63-66页
        5.4.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对配网电压分布的影响第64-66页
        5.4.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对配网网损的影响第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8-70页
    6.1 总结第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学习归因、元认知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农村居民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河南省信阳、南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