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制度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成果第8-9页
    (三) 研究设想与意义第9-10页
一、职务犯罪和举报人有关问题概述第10-20页
    (一) 职务犯罪的相关问题第10-16页
        1、职务犯罪的内涵第10-12页
        2、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趋势第12-15页
        3、查办职务犯罪的重点和难点第15-16页
    (二) 举报人的相关问题第16-20页
        1、举报人的概念限定第16-17页
        2、举报人的三种举报方式第17页
        3、实名举报中举报人面临的举报风险特点第17-20页
二、对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的国内现状与国外经验第20-26页
    (一) 我国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的现状分析第20-22页
        1、立法层面仍有缺失和不足第20-21页
        2、传统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第21-22页
        3、举报人自身法律保护意识较弱第22页
    (二) 国外关于举报人保护的成功经验第22-26页
        1、美国第22-23页
        2、英国第23-24页
        3、韩国第24-26页
三、我国对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的重要性分析第26-32页
    (一) 阜阳“白宫”案引发对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重要性的思考第26页
    (二) 举报风险的存在突显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的重要性第26-30页
        1、当前职务犯罪实名举报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28页
        2、举报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举报质量第28-30页
    (三) 举报人对查报职务犯罪案件的积极作用更加需要对其加以保护第30-32页
        1、宣传教育作用第30页
        2、监督作用第30页
        3、威慑作用第30-32页
四、完善职务犯罪中举报人保护制度的建议第32-39页
    (一) 完善现有与职务犯罪举报人相关的法律体系第32-34页
        1、“密室举报”需明确举报人的权利第32-33页
        2、制定专门保护法规,完善立法体系第33-34页
        3、依法严厉惩处打击报复行为第34页
    (二) 健全现有对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的模式第34-36页
        1、健全举报受理机构和完善程序第34-35页
        2、完善现有人身保护制度并强化各部门执行力度第35页
        3、对举报人进行奖励第35-36页
    (三) 建立对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的配套机制第36-39页
        1、提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能力,开辟举报新渠道第36-37页
        2、举报人遭受重伤或者死亡的抚恤医疗救济制度第37-38页
        3、举报人的身份重置制度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注释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研究
下一篇:上诉不加刑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