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 第11-13页 |
1.1.1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原理 | 第11-12页 |
1.1.2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 第12-13页 |
1.1.3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 第13页 |
1.2 mTOR信号通路 | 第13-16页 |
1.2.1 mTOR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功能 | 第13-14页 |
1.2.2 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 第14-16页 |
1.3 FKBP38结构及其功能 | 第16-17页 |
1.3.1 FKBP38的结构 | 第16页 |
1.3.2 FKBP38的功能 | 第16-17页 |
1.4 SQSTM1/p62及其功能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FKBP38相互作用蛋白 | 第19-30页 |
2.1 材料 | 第19-20页 |
2.1.1 实验菌株及质粒 | 第19页 |
2.1.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9页 |
2.1.3 实验主要溶液配置 | 第19-20页 |
2.2 方法 | 第20-22页 |
2.2.1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20-21页 |
2.2.2 酵母一对一转化杂交筛选验证实验 | 第21-22页 |
2.3 结果 | 第22-29页 |
2.3.1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22-26页 |
2.3.2 重组蛋白鉴定 | 第26页 |
2.3.3 酵母回复性验证实验 | 第26-28页 |
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29页 |
2.4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免疫共沉淀验证FKBP38与SQSTM1/p62蛋白相互作用 | 第30-35页 |
3.1 材料 | 第30页 |
3.1.1 实验细胞系 | 第30页 |
3.1.2 实验抗体及主要试剂 | 第30页 |
3.2 方法 | 第30-32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30页 |
3.2.2 细胞蛋白质提取及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3.2.3 免疫共沉淀 | 第31页 |
3.2.4 Western Blot分析 | 第31-32页 |
3.3 结果 | 第32-33页 |
3.4 讨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对于SQSTM1/p62蛋白功能初步研究 | 第35-53页 |
4.1 材料 | 第35页 |
4.1.1 实验载体及细胞系 | 第35页 |
4.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5页 |
4.2 方法 | 第35-41页 |
4.2.1 总RNA提取及cDNA的第一条链合成 | 第35-36页 |
4.2.2 基因克隆 | 第36-37页 |
4.2.3 pIRES2-EGFP-SQSTM1/p62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页 |
4.2.4 靶向SQSTM1/p62基因shRNA表达载体pRNAT-U6.1-shSQSTM1/p62的构建及其效率检测 | 第37-40页 |
4.2.5 Western Blot检测载体效率 | 第40页 |
4.2.6 细胞培养及细胞脂质体转染 | 第40页 |
4.2.7 MTT检测细胞增殖 | 第40-41页 |
4.2.8 流式细胞术检测 | 第41页 |
4.3 结果 | 第41-52页 |
4.3.1 基因克隆 | 第41-42页 |
4.3.2 载体构建 | 第42-44页 |
4.3.3 细胞转染 | 第44页 |
4.3.4 检测干扰载体效率 | 第44-45页 |
4.3.5 Western Blot检测SQSTM1/p62蛋白表达量 | 第45-48页 |
4.3.6 MTT检测细胞增殖 | 第48页 |
4.3.7 SQSTM1/p62蛋白对GFb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8-52页 |
4.4 讨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