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5 主要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 | 第17-19页 |
1.5.1 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1.5.2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5.3 研究的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研究 | 第19-32页 |
2.1 施工质量管理 | 第19-22页 |
2.1.1 施工质量管理含义 | 第19页 |
2.1.2 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 第19-20页 |
2.1.3 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1.4 施工质量管理内容 | 第21-22页 |
2.2 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绿色建筑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含义 | 第22页 |
2.2.3 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 第22-23页 |
2.2.4 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2.3 精益建设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3.1 精益建设的含义 | 第24-25页 |
2.3.2 基于精益视角的质量管理 | 第25页 |
2.3.3 精益建设下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 第25-26页 |
2.4 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 第26-31页 |
2.4.1 精益建设对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作用 | 第26-28页 |
2.4.2 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 第28-29页 |
2.4.3 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内容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 第32-41页 |
3.1 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分析 | 第32-33页 |
3.1.1 过程分析 | 第32页 |
3.1.2 精益绿色建筑质量管理价值流分析 | 第32-33页 |
3.1.3 精益绿色建筑质量管理价值的构成分析 | 第33页 |
3.2 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 第33-38页 |
3.2.1 施工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浪费产生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3.2.2 精益建设管理方法 | 第36-38页 |
3.3 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41-61页 |
4.1 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 | 第41-43页 |
4.2 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的外部监控 | 第43页 |
4.3 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的内部管理 | 第43-56页 |
4.3.1 精益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 第43-45页 |
4.3.2 动态联盟形式下的质量链的整合与管理 | 第45-48页 |
4.3.3 精益管理策略下的执行层管理 | 第48-56页 |
4.4 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运行评价 | 第56-60页 |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6-58页 |
4.4.2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基于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案例模拟验证 | 第61-76页 |
5.1 案例模拟分析 | 第61-69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61页 |
5.1.2 案例模拟 | 第61-69页 |
5.2 基于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 第69-75页 |
5.2.1 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价数据的获取 | 第69-71页 |
5.2.2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结果 | 第71-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