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排水与堵水论文--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论文

郭屯煤矿含水层参数计算及井筒沉降与偏斜机理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15-27页
    2.1 交通位置第15-16页
    2.2 自然地理第16-17页
        2.2.1 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第16页
        2.2.2 气候第16-17页
    2.3 地质及水文地质第17-27页
        2.3.1 地层第17-18页
        2.3.2 构造第18-23页
        2.3.3 水文地质条件第23-27页
3 新近系底部含水层水位动态特征分析第27-37页
    3.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第27页
    3.2 水位动态特征分析第27-37页
        3.2.1 试验孔布置第27-33页
        3.2.2 水位动态变化第33-36页
        3.2.3 水位变化原因分析第36-37页
4 含水层参数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7-45页
    4.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第37-42页
        4.1.1 计算参数方法第37-41页
        4.1.2 试验孔渗流速度计算与分析第41-42页
    4.2 试验孔渗透性差异分析第42-45页
5 矿井井筒偏斜的数值模拟及变形机理研究第45-61页
    5.1 Flac3D原理第45-46页
    5.2 计算流程第46-47页
    5.3 流固耦合基本原理第47-48页
        5.3.1 本构方程第47页
        5.3.2 运动方程第47页
        5.3.3 平衡方程第47-48页
    5.4 FLAC3D在渗流计算中的模型实现第48-53页
        5.4.1 数值计算模型基本假设第48页
        5.4.2 本构关系模型第48-49页
        5.4.3 模型的建立第49-51页
        5.4.4 参数选取第51-52页
        5.4.5 边界条件第52-53页
    5.5 数值模拟分析第53-57页
        5.5.1 矿井回采后井筒应力分析第54-55页
        5.5.2 矿井回采后井筒位移分析第55-57页
    5.6 井筒变形的机理分析第57-61页
        5.6.1 采空区引起的地下水流场的改变第57-59页
        5.6.2 新近系底部含水层水位变化引起的井筒沉降与偏斜第59-61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页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离映射的网络层主动变迁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定位的微推力补偿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