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缓蚀剂的定义 | 第13页 |
1.3 缓蚀剂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1.3.1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表面状态 | 第13页 |
1.3.2 流动速度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3 温度的影响 | 第14页 |
1.3.4 腐蚀介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5 浓度的影响 | 第15页 |
1.4 缓蚀剂的分类 | 第15-17页 |
1.5 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7页 |
1.6 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评价 | 第17-21页 |
1.6.1 失重法 | 第17页 |
1.6.2 电化学阻抗技术 | 第17-18页 |
1.6.3 电化学噪声技术 | 第18-19页 |
1.6.4 循环伏安法 | 第19页 |
1.6.5 量子计算化学方法 | 第19-20页 |
1.6.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0页 |
1.6.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0页 |
1.6.8 拉曼光谱测试分析(RS) | 第20-21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29-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1 铜电极材料 | 第29页 |
2.1.2 Q235钢电极材料 | 第29页 |
2.1.3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及规格 | 第29-30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3 实验前期装备 | 第31页 |
2.3.1 腐蚀介质的组成及配制 | 第31页 |
2.4 测试方法 | 第31-33页 |
2.4.1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 | 第31页 |
2.4.2 电化学噪声测试(EN) | 第31-32页 |
2.4.3 循环伏安法(CV) | 第32页 |
2.4.4 扫描电镜测试(SEM) | 第32页 |
2.4.5 拉曼光谱测试(RS)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苯骈三氮唑对0.1 mol/L NaCl溶液中铜的保护行为研究 | 第33-47页 |
3.1 铜在不同浓度BTAH 0.1 mol/L NaCl介质中的电位噪声研究 | 第34-39页 |
3.2 铜在不同浓度BTAH 0.1 mol/L NaCl介质中腐蚀的失重法研究 | 第39-43页 |
3.3 铜在不同浓度BTAH 0.1 mol/L NaCl介质中的腐蚀规律总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第四章 酮康唑对1.0 mol/L盐酸溶液中Q235碳钢的保护行为研究 | 第47-64页 |
4.1 Q235钢在不同浓度酮康唑1.0 mol/L盐酸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研究 | 第47-59页 |
4.2 Q235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酮康唑1.0 mol/L HCl介质中腐蚀的失重法研究 | 第59-61页 |
4.3 Q235钢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缓蚀剂盐酸介质中的腐蚀规律总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第五章 亚甲基蓝对1.0 mol/L盐酸溶液中Q235钢的保护行为研究 | 第64-86页 |
5.1 Q235钢在不同浓度亚甲基蓝盐酸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研究 | 第64-81页 |
5.2 Q235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MB 1mol/L HCl介质中腐蚀的失重法研究 | 第81-82页 |
5.3 Q235钢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缓蚀剂盐酸介质中的腐蚀规律总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总结 | 第86-87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