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直线电机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常见控制策略 | 第10-11页 |
1.4 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建模分析 | 第13-21页 |
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1.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结构 | 第13页 |
2.1.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建模分析 | 第14-16页 |
2.2.1 常用坐标系 | 第14-15页 |
2.2.2 坐标变换 | 第15-16页 |
2.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2.3.1 ABC坐标系下PMSLM的数学模型 | 第16页 |
2.3.2 αβ坐标系下PMSLM的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2.3.3 dq坐标系下PMSLM的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2.4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扰动力分析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自抗扰解耦控制 | 第21-35页 |
3.1 自抗扰控制技术概述 | 第21-25页 |
3.1.1 跟踪微分器 | 第21-23页 |
3.1.2 扩张状态观测器 | 第23-24页 |
3.1.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 | 第24-25页 |
3.2 改进自抗扰控制器 | 第25-29页 |
3.3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流自抗扰解耦控制研究 | 第29-33页 |
3.3.1 d轴电流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0-31页 |
3.3.2 q轴电流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1-32页 |
3.3.3 dq轴电流解耦控制 | 第32-33页 |
3.4 仿真实验研究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混沌反向学习入侵杂草算法研究 | 第35-44页 |
4.1 杂草算法概述 | 第35-37页 |
4.2 反向学习机制 | 第37-38页 |
4.2.1 反向学习机制概述 | 第37-38页 |
4.2.2 反向学习的相关数学概念 | 第38页 |
4.3 混沌映射优化算法 | 第38-39页 |
4.4 基于混沌反向学习的改进杂草算法 | 第39-41页 |
4.4.1 采用混沌反向学习的方式初始化 | 第39页 |
4.4.2 采用柯西分布的种子空间扩散策略 | 第39-40页 |
4.4.3 基于混沌反向学习的改进杂草算法流程 | 第40-41页 |
4.5 算法对比试验 | 第41-43页 |
4.5.1 测试函数选取 | 第41-42页 |
4.5.2 算法测试仿真 | 第42-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COLIWO的PMSLM速度ADRC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57页 |
5.1 PMSLM一阶速度ADRC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46页 |
5.2 PMSLM二阶速度ADRC控制系统设计 | 第46-51页 |
5.3 基于COLIWO的PMSLM二阶速度ADRC控制器 | 第51-56页 |
5.3.1 适应度函数的选择 | 第52-53页 |
5.3.2 系统仿真实验研究 | 第53-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