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莪术醇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3-26页
    0.1 莪术醇简介第14-15页
    0.2 莪术醇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第15-18页
        0.2.1 莪术醇的抗肿瘤活性第15-17页
        0.2.2 莪术醇抗菌、抗病毒及抗血栓活性第17-18页
    0.3 莪术醇的结构修饰概况第18-21页
    0.4 莪术醇的制剂研究概况第21-23页
    0.5 纳米混悬剂研究概况第23-24页
    0.6 课题具体研究内容第24-26页
        0.6.1 莪术醇衍生物的合成第24-25页
        0.6.2 莪术醇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价第25页
        0.6.3 莪术醇衍生物的处方前研究第25页
        0.6.4 莪术醇衍生物纳米制剂研究及体外评价第25-26页
第1章 莪术醇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6-53页
    1.1 莪术醇衍生物的设计第26-29页
        1.1.1 莪术醇衍生物的设计依据第26-28页
        1.1.2 莪术醇衍生物的设计第28-29页
    1.2 莪术醇衍生物的合成第29-38页
        1.2.1 莪术醇衍生物CD-1a- CD-1e的设计第29-31页
        1.2.2 莪术醇衍生物CD-2a- CD-2k的设计第31-34页
        1.2.3 莪术醇衍生物CD-3a、CD-3b、CD-4a的设计第34-35页
        1.2.4 莪术醇衍生物CD-5a~CD-5l的设计第35-38页
    1.3 实验部分第38-51页
        1.3.1 仪器与材料第38-40页
        1.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40-51页
    1.4 讨论第51-52页
    1.5 小结第52-53页
第2章 莪术醇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第53-58页
    2.1 仪器与材料第53-54页
        2.1.1 试剂材料第53-54页
        2.1.2 试验仪器第54页
    2.2 试验方法第54-55页
        2.2.1 细胞培养第54页
        2.2.2 MTT法测定IC_(50)值第54-55页
    2.3 活性测定结果第55-56页
    2.4 讨论第56-57页
    2.5 小结第57-58页
第3章 莪术醇衍生物的处方前研究第58-66页
    3.1 仪器与材料第58-59页
        3.1.1 试剂材料第58页
        3.1.2 试验仪器第58-59页
    3.2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59-64页
        3.2.1 CD-2e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9-62页
        3.2.2 莪术醇衍生物CD-2e平衡溶解度测定第62-63页
        3.2.3 莪术醇衍生物CD-2e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得测定第63-64页
    3.3 讨论第64页
    3.4 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莪术醇衍生物纳米混悬剂的研究第66-75页
    4.1 仪器与材料第66-67页
        4.1.1 试剂材料第66页
        4.1.2 试验仪器第66-67页
    4.2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67-73页
        4.2.1 莪术醇衍生物CD-2e纳米混悬剂的制备第67-72页
        4.2.2 CD-2e纳米混悬剂的表征第72-73页
    4.3 讨论第73-74页
    4.4 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莪术醇衍生物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评价第75-79页
    5.1 仪器与材料第75-76页
        5.1.1 试剂材料第75-76页
        5.1.2 试验仪器第76页
    5.2 试验方法及结果第76-78页
        5.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76页
        5.2.2 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第76-78页
    5.3 讨论第78页
    5.4 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6.1 结论第79-81页
    6.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88-89页
附图第89-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H-吡喃类及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聚电解质修饰氧化石墨烯用于抗癌药物口服转运的研究